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百花台
岳麓山·岳麓书院
发布日期 : 2019-07-29 15:13:37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 谢锐勤

  连续两年国庆来到岳麓山和岳麓书院,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在深深吸引着我敬仰名山和书院?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

  时间来到1167年,朱熹千里迢迢从武夷山赶来岳麓山,在岳麓书院与山长张栻论学,探讨《中庸》之义。37岁的朱熹和34岁的张栻,仅凭只言片语,便风起云涌,“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两把厚重交椅的峰会,从此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神坛;一座千年传承的庭院,从此成为世人眼中的最高学府。

  “朱张会讲”之后,两把交椅的温度却未曾退去。又三百多年过去了,时间来到1507年,被谪贬贵州而途经湖南的心学大师王阳明应邀来到书院讲学。王阳明“寓居岳麓,为朋徒斤斤讲良知之学。是时朱张遗迹久湮,赖公过化,有志之士复多兴起焉”。

  至此,书院又迎来一次学术繁荣期。仰慕书院的人接踵而至,不同流派讲学的人济济一堂,使得书院逐渐以兼容并包的思想和海纳百川的气魄塑造自身文化人格,而终至成就名重一时的湖湘学派。

  行走在古老书院里,脑海中跟着浮想联翩。石鼓上的麒麟,是否曾聆听过张栻的教诲,是否也成为有灵性的先知?院子里的百年香樟树,哪一棵是朱熹经常树下沉思的地方,它们是否也吸收了千年来的琅琅书声?写满沧桑的石板路,王阳明一遍遍来回漫步时,究竟放下多少心事又收获多少思想?“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活跃在书院的闪亮星星,可以开出一份光辉璀璨的书单,就跟古树上的片片新芽一样,源源不断,茁壮成长。

  已近黄昏,在一个安静的偏院里,遇到一位手捧书卷缓缓踱步的女大学生。当凝视时,灿烂的夕阳刚好软软打到她脸上,浮现出祥和而喜悦的神情,瞬间令人回到千年前的场景中,多么迷人的画面啊!

  岳麓书院,可以挥斥方遒,可以激扬文字,但又似乎远远不够,到哪里指点江山呢?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概念里,容易给人柔弱印象,但岳麓山的存在,恰好可以弥补书院的不足。青山有幸埋忠骨,岳麓山上有幸埋下众多忠骨:著有《警世钟》的陈天华,北伐阵亡将士纪念塔,开国十大将之一的肖劲光等,其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也许是蔡锷和黄兴。

  自从1915年5月开始,袁世凯就积极准备恢复帝制,蔡锷也开始紧锣密鼓准备讨袁。为迷惑袁世凯,他整天打麻将、逛妓院、喝花酒,与名妓小凤仙厮混。12月,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后,蔡锷率先宣布云南独立,组成护国军讨袁。3个月后,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又3个月后,袁世凯在万民唾骂中郁郁而终。讨袁成功后,蔡公却因病情恶化于年底去世,年仅34岁,以“国葬第一人”葬于岳麓山。

  只在人间短短游荡了34年,却是波澜壮阔的一生。蔡公生前在山脚的千年书院求学过,如今死后葬于名山之中、学院之邻,也算是人生最后的慰藉!

  黄兴的墓碑离蔡锷很近,排场也比蔡锷大,是否热血沸腾的人,都愿意比邻而居?黄兴是与孙中山齐名的领袖,人称“孙黄”。1907年起,领导钦廉上思起义、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多场革命,虽均遭失败,却越挫越勇。在袁世凯称帝后,又与蔡锷发动“护国战争”,终于取得胜利。1916年,积劳成疾的黄公去世,年仅42岁,孙中山亲自主持治丧葬于岳麓山。

  蔡公与黄公的墓碑上窄下宽,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令人感到血脉偾张,即使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也丝毫没有减弱战斗者的姿态。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如果说岳麓书院给岳麓山带来了包容,体现了仁爱,那么岳麓山则给岳麓书院带来了勇猛,体现了刚强。

  从这里走出来的湖湘文人,亦有侠士风范,文武兼修,经世致用,特别是在清末民初的大人物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大家或大侠,最终都必须为国为民,而这样的精神高度,没有千年来薪火相传的发扬,几乎不可能。岳麓书院,也许是中国书院史中绝无仅有的典范。

  我羡慕湖南大学的同学,在千年庭院里,与圣贤为伴,每天书香与花香弥散,书声与鸟声齐鸣,这样的读书氛围,怎能不令人深深沉醉?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