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百花台
如堂的雅致
发布日期 : 2024-03-05 10:15:59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三年前,如堂陈瑞君兄开始蓄须,大概是他想要表达的一种态度。他深居简出,在朋友圈看到的他,要不就出现在山野中,更多的就在如是草堂或者石鼓书院,晒出他刚完成的书作。


86001709600182609.jpg

书法 陈瑞君 作

  我曾经去过他的书屋,书桌井井有条的,那种干净让人顿生敬畏。屋里的物件都是从网上淘来的小物件,煮水的油灯,墙上挂着的木雕,民国老时钟,煮茶的风炉,灯光通常是比较昏暗的。他喜欢这种简朴、老旧的感觉,他跟我说他不适应新式漂亮的地方。他的这种倾向大概也影响着他的书法审美。


  瑞君兄的书法大体有两种写法,石鼓文和秦诏。他的书写相当谨严,他总是正襟危坐,可以猜想着精神高度的集中,进入完全的静态中,他不属于那种性情一类的表现。他的石鼓文跟吴昌硕写法不同,他直接寻找原石的感觉,用笔比较凝练,也不失金石味。由于石鼓文的文字较为局限,他也在金文中寻找替代,字的写法是混杂的,但体式没有变。他的秦诏也不同于当代的石开,未作过大的夸张,而忠诚于秦篆的结体,总体较为厚实,他的线条追求一点刻划的味道,使转微妙,体现着金石力度,没有一丝一毫的泛散和软弱。我觉得书法的俗和不俗很大程度上看用笔的力度,当然这种力度取决于长期训练的质量。


  把书法当成人生的修炼方向是对的,瑞君兄长期在岭东佛学院教授书法,他自然也以佛教文化融进书写的潜修,他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无不受到影响。他没有过多强调创新,静穆似乎是他的终极追求。书法的形式只是一种载体而已,是心的外化,脱离心迹这一本原,任何的外相都是游离的,谈不上个体体验。在入和出、有和无之间理解演绎历代经典,本身就是个性化的表达过程,其中文化支撑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董其昌主张以禅宗入书,强调的还是平淡自然的境界,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既是书写品格,也是返璞归真的生命特征。从平淡无奇中细心品味每一件作品,这种从容和耐心是最容易缺失的心态。


  瑞君兄的书屋种满多种花草,最多的是各种品种的菖蒲,他精心打理着这些植物,营造个人的空间,他把他的创作延伸到刻字,在各式各样的花盆刻上他的书法,很显功力。他好像还不过瘾,有一段时间又痴迷于刻砚,林林总总的,他把收集来的每一方石砚作了认真的经营,刻上一些诗文,把古篆发挥到了极致。


  他的日常离不开品茶、书写、闲逛,自在而舒坦,这样挺好的。


  (林桢武)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詹树鸿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