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百花台
人生何处不相逢
发布日期 : 2024-09-06 08:44:45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人生何处不相逢


李英群


  林淳钧、梁卫群合编的《句句都是翰林造》一书,收录了100个潮剧优秀短戏,编者为本书加了个副题《潮剧锦出戏汇编》。


  锦出戏原先称折子戏,意指某剧目中某一折,也即一出。但折子是个中性词,后来就有人称之为“摘锦”。潮剧艺人就给取了个感情色彩更鲜明的名字:“锦出戏”,精彩戏出之谓也。


  编者断言:凡为锦出必非凡品。


  是的,锦出戏皆为戏曲剧目的精粹,最合观众的口味。


  翻开本书,浏览目录,有一点引起我的浓烈兴趣,就是以“会”命名的戏出竟有10个之多。这些锦出戏都出自某长剧的精华部分,分别是:《扫窗会》《芦林会》《柴房会》《井边会》《磨房会》《庵堂会》《断桥会》《南山会》《僧尼会》和《京城会》。还有《五台会兄》也是一“会”。


  为什么有这么多“会”?


  戏曲是写人生演人生的,而人有悲欢离合,中国传统戏曲,故事往往跌宕起伏,曲折离奇,但离不开悲欢离合。合是什么?合就是会,是相会相逢,是遇见,是团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个大团圆文化情结,寄托着人民的愿望,好人有好报,苦尽甘来,合家团圆。


  有道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这10出短戏,写相逢相遇,有历尽艰辛的寻遇的《扫窗会》,有特殊环境的奇遇《柴房会》,有难得一见的偶遇《芦林会》,有冥冥之中的缘遇《僧尼会》,这会那会,或发出灵魂的拷问(《芦林会》)或碰出人性的光辉(《柴房会》);有至亲至爱的骨肉情(《井边会》)有少年男女纯洁的爱情(《僧尼会》),丰富多彩,脍炙人口。


  编剧们都在写人间悲欢离合,都体会过写“悲离”易,写“欢合”难。苦是前几场安排了动人心魄的悲离,最后未能有个合情合理的“合”,一切都作废!本书编者所以取名《句句都是翰林选》,是有意为编剧张目。在《前言》中,说“是夸耀戏文都是才子所写,编辑才情堪比翰林。”


  此言有理。我们现在只读编剧的文字本,已被感动得不行,绝对同意剧本是一剧之本的论断。我们且看《井边会》:受尽哥嫂虐待的李三娘到井边汲水,偶遇失散16载的儿子刘咬脐,有百分之百的条件确认眼前是自己的亲生儿;刘咬脐听李三娘的诉说,百分之百认定眼前就是亲生的娘;但他们又都有百分之百的理由不能当场相认,请看:


  刘咬脐(唱):听她言来痛心怀,左思右想暗疑猜,却为何,她的丈夫与我爹爹同名姓,娇儿与我又同名刘咬脐?我长成二八春,她离别十六载,莫非她是我亲生母,亲生之娘在眼前。我忙步上前把亲娘认……


  (白):不可,不可!


  (唱):我家堂上亲娘在,错认娘亲理不该。


  李三娘(唱):小将军他泪滴满腮,越增我狐疑五内。论年貌他与我儿正相等,莫非我儿万里寻亲到这来?天差母子井边会,眼前就是我娇生刘咬脐,我急忙上前把娇儿认……


  (白):不可,不可!


  (唱):他金盔银铠多威武,我衣衫褴褛怎能口乱开?若是我儿犹则可,冒认官亲惹祸灾。


  欲认不敢,不认不甘,纠结着,纠缠着,这就是戏。


  我的老领导吴老是位行家,他说戏曲戏曲,戏就要曲,太直不行。如果认了,戏就完了!此论甚妙!


  这出戏的潮剧改编本有两个丑角演刘咬脐的随从,插科打诨,给本剧增加不少戏分,堪称妙笔!


  这会那会,编剧真会。千姿百态,妙笔生花。


编辑 翁纯 责任编辑 詹树鸿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