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百花台
龙年说龙
发布日期 : 2024-02-10 09:44:05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龙年到,一个由三条龙组成的字火了起来,是为“龘”。“龘”者,古同“龖”,《玉篇》有云:“龘,音沓。龙行龘龘也。”也就是说,这是字形容的便是龙腾飞的样子,别无意义。龙腾飞是什么样子?现实里无缘得见。十二生肖里,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想见,都能见得到;惟独龙,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真实影像,偏偏它又深深地印在国人的脑海里。


  中国人对龙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们喜欢龙,敬畏龙,崇拜龙,甚至从远古时期开始,我国就已流传龙的传说。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龙是能力者的化身,是祥瑞的象征,它拥有无边法力,可以呼风唤雨、消灾降福。无论是《周易》里“飞龙在天”“云从龙”“震为龙”的描述,还是民间种种与龙有关的传说、全国各地比比皆是的龙王庙,都可证明这一点。


  因为喜欢,国人依着自己的想象,把许多动物身体的部分组装在一起,蛇身、兽足、马首、鹿角、鹰爪、鱼鳞……拼成了威武霸气的龙;因为敬畏,国人建庙以祀,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为崇拜,国人把皇帝称作“九五之尊,真龙天子”,把自己称作“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毫无疑问,它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图腾。


  这样的龙,腾飞的时候,想必气吞万里,昂扬而热烈吧。这从2023年12月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的主题就能看得出来。百度百科对它的延伸解释是:2024年总台春晚以“龘”字为题眼,用“龘龘”之姿生动描摹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因为2024年是龙年的关系,龙行龘龘,从古籍、荧幕、传说故事,走到了老百姓身边。远的且不说,以吾乡慈溪为例,年关未至,人们就早早地布置了起来:古镇、老街、商场、集市、橱窗、店门口……随处可见龙的元素和形象。明月湖南北两岸,两条巨龙彩灯隔湖相望;鸣鹤古镇的巷弄里,藏着年味,也藏着美食,商铺门前悬挂的代表节日喜庆的灯笼上多了龙的图案;超市的门布置成了“龙门”,购物袋上或印,或绘,也都有了龙;寻常人家张贴的窗花里飞进了龙,对联里也嵌入了“龙”,就连红纸上的字似乎也变得更加龙飞凤舞;在一些人员聚集的公共场合,龙的剪纸、糖人也格外地受欢迎。有的地方,人们会制作龙须面、龙眼包子等与龙有关的食物来庆祝,俗称“吃龙食”;有的地方,还会请戏班子来唱戏,能从年前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


  许多的画面、场景堆叠在一起,给人哪哪都是龙的感觉,仿佛这个只出现在脑海里、传说里的形象活了过来,静静地等着人们走近,去发现,去赏玩。


  当然,最为热闹的还得当属“龙舞”。中国人素来讲究仪式感,虽然现在每年都有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但在很多地方,碰到重大节庆活动,仍然少不了舞龙舞狮。龙年将至时,舞龙迎新年,无疑直接将仪式感拉满。那彩色长龙所过之处,挤挤挨挨围满了人,人们欣赏着舞龙表演,祈祷着来年的好运连连。


  除了龙的元素,不知因何缘故,今年买鲤鱼的人也要较往年多上许多。初时不解,转头仔细想想,可能是取“鲤鱼跃龙门”之意。岁末年初,除了回望旧一年的阴晴雨雪,对过去有一个小结,更重要的是对新一年寄予美好的愿望。因为有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潘玉毅)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吴燕珊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