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百花台
做无尾风筝的同学
发布日期 : 2020-03-28 09:44:16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 许镇焕

  近日,在城内偶遇翁姓小学同学,他身穿制服,车载多个煤气瓶,是一位专业的送煤气师傅。寒暄片刻,他急于为用户送去煤气,彼此留下联系方式,便各自东西。看着他远去的魁梧身影,我自问;还是当年那个做无尾风筝的同学吗?

  就在我小学四年级开学之际,我们班来了一个插班生,就是这位翁姓同学。他是我邻居的外甥,据说他的乡里与邻乡闹矛盾,使原本就读邻乡学校(他的本乡没有学校)的他失去了学习的场所。为了不致让他失学,父母将他送到舅舅家寄读,而成了我们班的插班生。

  他其貌不扬,更兼眼角有一处伤疤,又是外乡来的,同学当中少不了欺负他。面对冷嘲热讽,他都忍耐下去,而另一方面,他用成绩说话,在入学不久的考试中名列前茅,教大家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还有一事,是大家啧啧称奇的。刚好在他插班的那一年,来了一位新任校长。除了组织秋游,学校还举办放风筝比赛。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物资远没有想像中丰富,可不比现在,想买什么就能买得到什么,而且款式繁多,任君选用。那时是无闲钱买风筝,也少有人做或卖,全靠自己动手制作。那时候,报纸尚是稀贵物品,少有,大都利用废弃的作业纸,再用粥粒做糊将纸张拼大来做材料。如果家庭稍微富裕一点,尚可向父母要几分钱购“白竹纸”然后画上图案来做材料,那么飞上天的风筝就更雅观了。风筝的弓形骨架则用竹篾来做,形成的竹篾得从竹帘偷抽出来,有时偷抽竹篾被大人发现还要挨骂的。风筝的线也是家里绣花节省下来的纱一段一段连接起来的。

  学校布置任务,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自己的想像,做出自己心仪的风筝。比赛那天,天高气爽,正宜放风筝的大好时光。宽阔的操场上奔跑着一个个手拉着风筝线的同学,天空中或高或低飞舞着被拉着升空的风筝。说真的,真正能升空的风筝少,多数是跑累了双腿,等你跑不动了,风筝也跟着歇息。等到他上场,大家发现他做的是一只无尾风筝,要知道,其他的同学为了风筝能飞天,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做了尾巴,为了平衡左右角也加了,可还是升不了空。他只带来一个无尾的,能飞吗?真是开国际玩笑。

  其实,随着他慢慢融入班集体,我们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他家里穷,又是长子,他父亲巴不得他趁早离开学校,好回家里帮忙。莫奈在乡人眼里,他是一块读书的料,不让他继续读下去可太委屈了他。在华侨的资助下,在乡人的劝说下,他父亲才勉强同意他继续学习。他虽还有书读,但穷字依然是他的底色。尽管如此,可不至于连糊风筝尾巴的纸都没有吧!

  就在我们议论的同时,他跑动起来,奇迹出现了。他的无尾风筝居然升空了,让众人感到不可思议。他的风筝非但飞上了天,而且飞得又高又稳。自然而然,引起一场轰动,他理所当然地受到最高礼遇的表扬。当他拉着风筝,沿着蜿蜒曲折的田间小路,走上回家的路,他如同昂首向天的风筝一般,享受着英雄般的礼赞。这一镜头从此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而他能做无尾风筝的聪明才智更是时至今天的我所难理解的。

  他确实是一块读书的料,人又是如此聪明,他完全可以通过升学的方式一路前进,正如他乡人所期许的。奈何现实摆在眼前,他是升了学,又再缀了学,就学辍学多次之后他只得放下书包,开始踏入现实生活。

  看着远去的背影,想像着他背着沉重的煤气瓶,一级一级的楼梯、一层又一层楼地走着,真希望他像当年拉着风筝凯旋回家时的欢快、开心。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