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台省褒封坊
发布日期 : 2023-06-27 10:56:09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12.jpg

台省褒封坊南镌“科甲济美” 郑鹏 作

  陈贤武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台省褒封坊,在大街。为户科郎中李思悦之父、举人封郎中李一庄,御史李春芳之父、赠御史李大受建。”

  李大受(1452-1512,字弘道,号桂斋)、李春芳、李一庄、李思悦均是明海阳鹳巢(今属潮安龙湖镇)人,李春芳系李一庄的大伯父。

  昔日潮州有谣谚:鹳巢李氏“一门四进士、九举(人)、十八贡(生)”。兹据顺治《潮州府志·科名部》,列其著者如下:(经光绪《海阳县志·选举表》统计,李氏一门举人计有十三人,其中三人是清代,与谣谚不合。)

  李大纲(1455-1488),字弘举,别号诚庵,大受弟,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举人。以孝德乡贤崇祀潮郡乡贤祠。

  李春芳(1476-1517),字资元,号三峰。金额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正德元年十二月由江西新建知县考选为南京四川道御史,正德四年(1509)巡按浙江。七年升长沙(今属湖南)知府。丁忧。十一年(1516)复任直隶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市)知府。在官“劳心抚字(对百姓的安抚体恤),断狱严明,民有包侍制(指宋代包拯)之谣。”(明·盛端明《监察御史李公行状》)卒于任。编有《会纂宋岳鄂武穆王精忠录后集》三卷,署“赐进士巡按浙江监察御史海阳李春芳编辑,书林杨氏清白堂梓行”。后有其撰于正德五年(1510)《重刊精忠录后序》。诗则存《登滕王阁次韵(十首)》。

  五弟春魁(1486-1536),字应元,号方崖。明正德十四年(1519)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官浦江(今属浙江)知县,“浦人称为铁面父母。”卒于官。

  仲子一望,字远侯,别号白湖。嘉靖三十一年(1552)拔贡,内阁中书、鸿胪寺丞。

  侄一庄(1506-1591),字达卿,号见川,大受次子春蕃子。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河南汝宁府、福建汀州府通判,以子晋封郎中。

  一庄长子思寅(1527-1571),字子衷,号侗山。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任福建建阳知县。“邑经兵燹,民困输征,思寅白当道,厘革倍纳之例。于凡图赖(诬赖;讹诈好人)、赌博、断骨、赔田、教唆、健讼之风,悉行惩禁。有剧盗杀人攫金(盗劫财物),以方略捕治(逮捕治罪)之。课士兴行,教民行朱文公乡约。在任六年,邑中大治。”(康熙《建宁府志》)隆庆四年(1570)擢刑部主事。建阳百姓为建“李公去思亭”于以纪念,亭内立去思碑。(民国《建阳县志》卷三)万历元年(1573)升刑部员外郎,二年正月晋郎中。四年卒于京师。

  三子思悦(1531-1606),字子传,号仰山,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无锡(今属江苏)知县,三十八年转寿昌县(今属浙江建德),四十一年擢应天府(今江苏南京)通判,四十四年转南京户部主事,次年升郎中。在寿昌任上,筹资整修县城北堤——马公堤(以纪念元大德年间县尹马世荣所主持修筑),增加大堤高度及宽度马公堤,堤遂又称为“李公堤”。嘉靖三十九年大加修造县儒学宫,倡建莲谷书院于县东北。次年主持重修成《寿昌县志》十二卷。自嘉靖以前缕析条分,斑斑可考。是志是现存最早的《寿昌县志》,后人编纂该县志时,均以为蓝本。

  侄思成(大受四子春实孙),隆庆六年(1572)贡生,福建长泰知县。

  如沆,春芳孙,万历七年(1579)举人。

  思振(1546-1593),大受五子春衍孙,字子育,号韦箴。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仕铜陵(今属安徽)知县,卒于官。他是大戏剧家、《牡丹亭》作者汤显祖(1550-1616)的好朋友,《汤显祖集》有诗《寄李铜陵有怀佘参知先辈》。

  思悦子廷柱,天启七年(1627)举人;仲子士长,字次公,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

  士长子明造,清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

  潮安龙湖鹳巢,百姓素务农。明代,随着甘蔗、柑橘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手工业的发展,农民经济收入有所提高,也开始了构建士绅家族的尝试。而鹳巢李氏家族正是通过耕读入仕,实现从农耕世家到诗书望族的蜕变。

  明洪武年初,鹳巢李氏始祖代弟死难,始祖妣陈氏提携四子农耕桑织,勤俭治家。正统年间已“五世同居,百口共爨”,广置家族田地达二千余亩。(明·李思振《太高祖乐德府君行状》)为合全族之力促子弟科举入仕,家族“内外无私蓄”,收入均作为公产,用于长幼勤于学业。(明·朱鼎《同心堂记》)

  三世祖李逸叟置书斋“丘园”,“与诸父诸弟明公艺之教,严课儿孙习举子业”。(明·李思振《高祖逸叟府君行状》)其长子李大受,更是放弃进泮机会,“悉以供弟学资”。二弟李大纲果不负所望,于明成化二十二年首领乡荐,“置义学,以训乡闾子弟”(明·王昂《孝德乡贤李君行状》)。李大受生五子,皆竭力以就学业,果五子厥名俱扬。

  明代内阁首辅梁储曾褒赞鹳巢李氏家族历经的这一蜕变而产生的硕果——“义方之教,五桂馨香。”明朝中期,李氏一门旌二坊于府城——“台省褒封”“科甲济美”(即太平路利源街口褒奖举人封郎中李一庄、进士李思振而立),家族后移居府城大街家伙巷,“唔别死,去惹着家伙巷李”的俗谚,是“耕读传家”美德的生动写照。

  “台省褒封”坊,在今潮州市区太平路猷巷口。坊字南镌“科甲济美”。

  “台省”: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指政府的中央机构。据《明史》记载,凡官员以本身受封之爵位名号,呈请移封亲族尊长,得旨,则本身及妻之封可移封他人。坊字是说明李大受、李一庄所封赠官职系由中央政府所褒奖封赏的。“科甲”指科举出身。“济美”谓在以前的基础上使美好的东西发扬光大。鹳巢李氏一门直系数代人,均是科举出身,这在潮州府属诸县中屈指可数,是在地方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科举家族。建坊目的无非让子孙谨记祖训,“标懿于当时,垂芳于千载者。”(雍正《海阳县志》)

  查《潮安县城关镇亭坊简略史迹》无此坊记录,故坊建于何时?何人所建?只能推测了。光绪《海阳县志·金石略二·嘉靖丁酉科题名记》后附刻于明万历廿二年(1594)三月初二日“李思悦题刻”,有云:“嘉靖丁酉科,潮同登者廿三人,先君(指李一庄)附焉。”后因经费而未能勒石。“万历癸巳间,郡公祖政暇游湖山,得宋、元朝登科记并雁塔,因慨今潮士之无征,命依此故事为之,意甚盛也。丁酉科题名不传,诸子孙能缺然乎?遂刻其氏籍。”郡公祖指时任潮州知府徐一唯。“题名碑”尚能在徐府尊主持下勒石,又何况立牌坊这样光宗耀祖的大事呢。坊亦应当建于此前后。

  据民国《潮州志·古迹志·坊表》记载,此坊于1924年为洪兆麟拓马路拆毁。因坊没留下照片,2009年重修,参考其他牌坊而复建于太平路猷巷口北侧,“台省褒封”下枋镌“为御史李春芳之父、赠御史李大受,户科郎中李思悦之父、举人封郎中李一庄建”;“科甲济美”下枋镌“明弘治十五年进士李春芳,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李思寅,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李思悦,万历十七年进士李思振;正德十四年举人李春魁,嘉靖十六年举人李一庄”。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