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高桐深密间幽篁 乳燕声稀夏日长
——漫谈潮州人与夏至节气
发布日期 : 2023-06-20 10:27:14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陈贤武

  夏至,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7世纪,古人用土圭测日影,发现“夏至”这一天,白天之长,日影之短,都达到了一年中的极限,所以称作“夏至”。

  立竿无影

  每年夏至正午的某一瞬间,阳光穿越大气层,垂直通过北纬23.5度桑浦山麓球形标志塔中空的轴心,落在地上,形成一个圆形的光斑。这是立竿不见影的一瞬,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离太阳最近的一瞬。直射过后,太阳都会来个绚丽的转身,从此一路向南,白昼逐渐变短。

  但在古人眼中,“立竿无影”却另有一种政治意涵。古代中国人认为,中国就是中央之国,中国处在天下的中心,洛阳则是中心的中心。至晚从唐代初年开始,出现一种说法,认为夏至之时,在洛阳,日表之下没有光影,这就是所谓的“洛州(洛阳古称)无影”。洛阳在北回归线以北,夏至之时真的能够出现太阳直射、没有光影的情况吗?传说洛阳城最初由周公所营建,周公曾经在洛阳附近测日影,以确定方位,地点在今天登封的观星台。当代学者王邦维在唐代河南登封的一个古观星台进行观测。他发现,在北京时间13点零8分(当地时间正午),在这个观星台上完全看不到任何石表和石台的影子,持续时间2分钟左右。当然,这个观星台经过了精心的设计,石台摆放的位置和石表的倾斜度都是设计者的有意为之。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天人感应学说,“视日影”就是其中一种。日影的长短关系到白天的长短,被视作是判断一个皇帝好坏的标准。如隋文帝改立太子,就曾“取日长之意”改元仁寿,并说“景长之庆,天之佑也”。古人并没有今天的地理知识,他们认为上古圣君帝尧的时代,太阳距离北极很近。影短日长,就意味着帝王的统治十分接近圣君的标准,那没有影子,自然就是最贤明的圣王了。通过测影方法巩固了洛阳是天下之中的都城,甚至创造出“洛州无影”之说法。

  风俗

  ⒈耕种

  “种田如绣花”,说的正是潮州人,其农艺之巧,用心之精,名扬四海。

  唐代潮州的农业生产十分讲究农时,农业既是赋税之来源,也是人民赖以生计之所出。唐朝大儒韩愈被贬潮州时为民所作《祭大湖神文》也说明了这一点。

  宋代,南下移民涌入,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与先进的农业技术,对发展潮地农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潮州精耕细作的务农传统由此时逐渐开始形成。

  自清代起,潮汕地区进入了地少人多、粮食不敷自给的局面。为了获取更多的农产品,农民在有限的耕地上投入了更多的劳动力,甚至不惜用绣花的功夫来种田,把传统的精耕细作推向了极致。经过长期的水旱轮作,改土施肥,潮州农民在粮食生产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把粮食产量提高到了极限。清乾隆年间,潮阳人郑之侨写的《农桑易知录》,是对当时粤东耕作技术的纪实和总结。从其记载,可以感受到清前期的农耕,真可谓一针一线的细心。

  潮汕地区粮食高产的传统延续至今,这与耕作者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发展的耕作技术都是分不开的。乾隆《普宁县志·气候》记载:

  早稼雨水布种,至立夏止,六月早稻毕收。晚稼夏至再播种,至处暑止,十月晚稻毕收。

  而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把他们这些可贵的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谚语反映出来,传播开去,乃至世代流传,这就是“农谚”。其中与夏至相关的有:

  日长夏至,夜长冬至。

  夏至东风透过更,大水浸倒楹。

  夏至东风——一斗东风三斗水。指夏至时节刮起东风雨水多。

  夏至响雷,割稻披棕蓑,踏车压稿(茎秆)免扶槌。

  夏至雷鸣,旱。

  ⒉食俗

  潮州民间有谚语曰:“冬至汤圆夏至面。”潮州人不在元宵吃汤圆,而在冬节吃。所谓“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面也叫入伏面,这时新麦已经登场,吃面也有“尝新”的意头。各地食法不同,北京讲究吃过水面,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夏至暑热难耐,机体营养随汗液流失,出现食欲不振。吃一碗清爽劲道的面条,刺激食欲的同时,还能补充人体所需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这一天,与家人、朋友相聚一处,品尝一碗好面,清香,酣畅,满足,恰如悠长的夏日,予人无限的回味。

  清人莲舸女史《羊城竹枝词》:“响螺脆不及蚝鲜,最好嘉鱼二月天。冬至鱼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几登筵。”把广东丰富多样的烹饪资源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清淡鲜活的粤菜就是在如此丰富的物产基础上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潮人在这一天有吃狗肉习俗,俗话说:“狗肉滚一滚,神仙企唔稳”,且有食疗价值,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吃狗肉“能安五脏、轻身、益气、宜肾、补胃、暖腰膝、壮气力、补五劳七伤、补血脉”的强身保健作用。1936年12月25日《北平晨报》载文说:“只有两广人才懂得狗肉的异香味。”作者自述,他在潮州吃过一席狗肉全席,居然有清蒸狗肉、炒狗肉、红烧狗肉、狗肉丸子、狗肉羹、狗杂、白切狗肉等,每道菜都香味扑鼻,引入垂涎,可算是把狗肉烹制得登峰造极。这些食法现在大多少见了,多数是用五香和酱油卤制的,黄楚华著《潮州家常菜》(2002年汕头大学出版社)记载有风干狗肉、狗肉边炉、生滚狗肉等菜式。有关狗肉的烹调还衍生出“白煠狗头——傻傻”(即水煮的狗头,看起来一副傻乎乎的模样。)“煠唔熟狗头”等俗语、歇后语。

  夏至到,盛夏至,美好至。所有的努力,都终将有回报,所有的回报,都如夏花般绚丽灿烂!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