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海生瀛洲 山聚灵气
发布日期 : 2023-04-08 08:01:37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qqq.jpg

虎头山 邓建忠 摄

  人们总把流经本地的江河称为母亲河,这是对生息地最朴素、最真切、最关情、最至爱的表白。汫洲,生我养我的父母之邦,没有河流,只有山和海。山很青,海很蓝,山海相拥,鱼米之乡。“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长的地方”,“大地啊母亲,把我紧紧拥抱”。我感恩,我呼唤,山,是母亲的山,海,是父亲的海。

  汫洲(饶平县汫洲镇),岛称瀛洲,域称鸿门。“鸿门皆山也,其东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家山也。

  山有山脉,水有水系。汫洲的山,是海中隆起的小群岛屿,诸连自成山脉,走向各不相同,自然形态就是濒海的几个小山包而已,真不知与内陆的名山大川有无牵连,谁也说不清洪荒时期是个什么样子。少而碱的地野,也都是长年的自然冲积和后来的人工开拓围垦形成,可以这么说,属山无脉、地无理类。当然,“山山有灵度”,“儿不嫌母丑”。就其分布状况,大致分为巫山、红山、燕山、青山四大山体,自成山系,而各山体面积方圆均不足五里,参差错落托起汫洲十六平方公里山丘岛野,枕波潮汕,漱水海隅,素有“三竿过鸿门,十里走瀛洲”之说。

  海生瀛洲,山聚灵气。“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巫山十二,指点虚无归路。”

  “小巫见大巫”,就让我们先上巫山吧。“登巫峡,看山家连东灶”(仙家炼丹灶),前人留下的这句绝对,已经让人感应到巫山的气息。

  巫山位于瀛洲岛东北部,山脉西南走向,大小峰峦十二座,有上山顶、猫鼠山、白石岭、圆山头、灱(礁)角山、庄厝山、邓厝山、松柏山、鲤鱼山、虎跑山、狮头山、山仔顶等,人称巫山十二峰。胜迹有虎跳涧、娘伞树、竹竿巷、金交椅、龟相绕、石门仔等。白石岭为巫山最高峰,海拔七十八米,虎跳涧和猫鼠涧西东分水横断,分别流向锦湖洋和赤沙湾。南至鲤鱼山“龟相绕”处与红山、燕山相连。龟相绕是巫山、红山、燕山三座山脉的连接点,海拔廿六米,昔曾建“三里亭”驿,有《三里亭记》遗篇。北至茂林乡(西峡村)的山仔顶,山脚石门仔龙湫港与巫峡港后灱潭交汇处,有鸿门古渡口,是昔时出入汫洲的水陆要道之一,汫洲八景“石门古径”就是此处,至今有迹可考,西峡村民在遗迹处立碑“古渡口”记存。

  现宽阔的进港公路,穿越昔时幽僻的“竹竿巷”,直通三百门港区,荒凉的白石岭下,今已成为要塞通衢。公路、港路,路路皆通,县道、省道、头头是道。

  峰回路转,咱们再转到红山。红山位于瀛洲岛东南部,山脉西北走向,扼汫洲濒海要冲。与海山岛对峙的海峡水道称鸿门,即三百门。三百门海区在明清时期,防务设鸿门汛,为海边防要隘,地理位置倚重,是为瀛洲形胜。汫洲乡民多从事海业,红山枕海,人为活动和经济开发频繁,因而红山是汫洲人最熟悉的山麓。

  红山山脉由长头山、猫头山、鼓石山、剃刀岭、将军鍪、走马搬鞍、小红山、鲱鱼山、鱼尾山(妈宫山)九峰构成,山麓间有鼓石、铁砧石、猫崽爬篮、南坑槽、石城、关刀石、仙脚迹、阴君头髻、贼洞、关爷看书、烂红柿、渡甘坑、田仔澳、天后宫、妈印石(千八灱)、鱼尾珠等胜迹。南坑槽流水潺潺,长年不断,泉水清淳甘甜,像是母亲哺育孩子的乳汁,滋润着大自然。红山渡甘坑一带的山野我是比较熟悉的,毕竟少时辍学后在当时的红山综合场当学徒,做过“山大王”,山上那枞桃是五月红,那枞是六月白,那枞好食我都知道。渡甘坑的木仔人吃了还很通便的耶,就连吃后拉出来的木仔籽鸟儿都喜欢啄食哩。小红山是一座圆圆的小山峰,位处将军鍪东南走马搬鞍东侧赤沙湾头,一九六八年围垦赤沙湾红螺坪的小红山埭,就是以该山命名的,所以小红山埭的名称并非空穴来风。将军鍪是红山最高峰,海拔一百零三米。登山极目,南溟深远,波澜壮阔,海洲名胜,尽收眼底。

  现红山山门大开,出入南来北往客货物流,成为汫洲镇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地,谱写着海洋文化的主题。KTV歌曲《汫洲,我的故乡》配影图像,多取自红山景观。

  燕山山脉位处瀛洲岛中部,东北走向。由牛头山、金山(东灶山)、马山(马金山)、狗牯山、虎头山、浮庵山、燕子山、石公山构成,人称燕山八脉。金山海拔一百一十三米,为瀛洲岛最高峰,位处岛域中心地带。整座山脉有多处险地胜迹,如雨伞石、娘仔峡、猪母峡、独角青牛、欹头凤、牛落洋、鸡母石、三槐连理、八幅罗裙、燕衔玉、轿头顶、石垢公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燕子山海拔约二十五米,地势平缓,从堪舆学上说,却是“紫燕衔玉,日出千丁”的风水宝地。山顶有一大石,多半埋于土里,藏真曜璞。与之相邻的石公山,就是汫洲八景“南璧星晖”的二十八星宿图景,瑞气扶舆。石公立璧,燕子衔玉,星隐奎聚,罨秀涵虚,同脉连根,一现一隐,宛如“胜杯”,难怪汫洲人总是“心想事成”。

  燕子山轻身负重,厚德载物。政府机关、学校等单位机构、民居也多沿燕山构筑,因而用“燕山”冠以名脉再合适不过。“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黑山不也只十几米、几十米高吗,却诞生了“塔山英雄团”,拍了《黑山阻击战》而成名山。“石垢公”还是昔时行船走马的海陆坐标呢。

  燕山山脉的金山,也称东灶山。马山因与金山相连,人们习惯称马金山,海拔九十二米,山势陡峭,与之相连的是浮庵山,相邻便是虎头山了。

  虎头山现开辟为公园。山南麓有名刹永福寺,颇具丛林气势。半山建亭榭,七十米高处的山顶设亭台,供游人观景。山巅“虎耳”石上嵌设军事觇标。登高望远,海色山光。二十年前政府规划的虎头山风景区得以实现,虽是姗姗来迟,却也时合机宜,正谓:四时物景皆春色,登高时节呈秋荣。

  狗牯山是燕山山系门户,汫洲之北屏障。丁未革命一场惨烈的激战就发生在下园村的狗牯山麓,有七十七位革命志士蒙难。碧血丹霞,悲壮激烈,可歌可泣,堪惜堪叹!

  撩人书声出燕麓,最是灵秀数青山。

  青山,又名青龙山,也称青云山,由陆上主峰峦和海中延脉的岛礁构成。主峰峦位于瀛洲岛西北,山势西南走向,是汫洲镇区的西北屏障和海陆要隘,山峦秀美,蓄翠涵芳。

  青山山系主脉由铜金脐、狮子峰、白米山、赤米山、硃卤山、隧尾山、青云山、鸡鸯山、陈厝山、汕尾山、西寨山、东寨山等山峰构成,加上延伸至海的东屿、西屿、南屿,就印证了前人所说的青山十五峰。大家也许注意到,汫洲的山多是以动物命名,青山称青龙山也是有说的。青山连绵起伏,雄姿挺勃,气势如虹,宛若入海蛟龙。龙在那,有其说,龙头就是耸立于三屿南端海中的大礁石,独得尊号“龙”,旁有深水窟称“龙潭”。寨山本无名,因先民倚山聚居设置寨围而得名。也有人认为寨山是属燕山山系的,但根据地质构造和山势走向做地理论证,寨山应属青山山系,而且向海经大沟沿百洲头中洋墘大路顶延伸至三屿南端海中。

  青山掩红泛绿,毓秀钟灵,山间有金眠床、狮子戏球等多处胜迹。狮子寺就建在狮子峰畔,寓禅意而名。

  青山依旧,夕阳几度。汫洲八景“烟墩望澳”的烟墩,就屹立于铜金脐上,金光西映,旌旗飘扬,人称“铜旗飞钺”。

  斯乎!写到这里,我深深地拜服先贤对家山的笃远认知和鸿鹄初心,深情至爱。汫洲八景,一山一景,巫山“石门古径”,红山“鲱鱼伏波”,燕山“南璧星晖”,青山“烟墩望澳”,绝好妙仑。八景一半在山,一半在海,在先贤的眼里,在后人的心中。

  胡韩杰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