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万寿宫”之繁琐礼仪
发布日期 : 2023-01-02 08:16:09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万寿,封建时代指皇帝、皇太后、皇后的生日。是日,中央及地方官员须齐集庆贺,称“万寿圣节”。

  据释慧原《潮州开元寺志·宪令》:“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敕天下诸郡立‘龙兴’、‘开元’二寺。”(《唐会要·卷五十》)“开元二十七年(739)敕天下僧道遇国忌就‘龙兴寺’行道散斋,千秋节(即万寿圣节)祝寿就开元寺。”(宋《佛祖统纪·卷四十》)可见,至迟在唐玄宗时,已有逢“万寿圣节”官民须行礼祝寿的规定。

  五代以后,延续此例。宋《册府元龟·帝王·诞圣》曰:“后唐庄宗以光启元年(885)十月癸亥生于晋阳宫……同光元年(923)十月壬辰万寿节,百官斋会于开封府。”明《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时值万寿圣节将近,两司里头例该一人来表进京朝贺。”清昭琏《啸亭杂录·万寿节》亦谓:“本朝万寿节,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等,咸蟒袍补服,于黎明时排班圆明园之正大光明殿前。”又该书《内务府定制》曰:“凡朔望、万寿圣节、元正……均恭奉列圣神牌前殿祭飨。”清末《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十月十日》谓:“太后万寿,黎明诣万寿宫行庆贺礼。”从知自唐至清末,每逢“万寿圣节”,各级官员都须在黎明时祝寿。清代中央设“万寿宫”,潮州亦不例外。据光绪《海阳县志·建置略二·广署》所载:

  万寿宫(注:与府同),初在云步法光寺,继移城西新桥延寿寺,明末又移于开元寺,国朝光绪二年(1876)总兵方耀率绅士郭廷集,就东府巷(按:今昌黎路东段)旧通判行署敬谨移建。

  (其中之“明末又移于开元寺”一句,据释慧原《潮州开元寺志》第一章第二节[开元寺历史沿革]条称:“明末加额‘万寿宫’……昔开元寺山门内上方,原有额向内曰:‘万寿宫’。‘文化大革命’间被毁。”可证其事。1985版《潮州市文物志》失载。)

  万寿宫之仪礼甚多,据《海阳县志》所载,可归纳为数事:一、“恭遇万寿圣节、千秋圣节(按,指皇太后、皇后生日)及元旦(指农历正月初一)、冬至令节,县官随郡城上官望阙行礼。”

  阙,原指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起楼观。《诗·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故借指宫廷、帝王所居之处。后亦借指京城。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是以海内欢慕,莫不风驰雨集,袭杂并至,填庭溢阙。”万寿宫系潮州府、海阳县二级共有的礼仪场所,故每逢上述各节,县官要随府的上级官员“望阙行礼”(即朝着京城的方向施礼)。

  二、“恭遇万寿圣节,县官随郡城上官豫(预)设香案于万寿宫”。

  “‘皇帝万岁’龙牌之前,其曰:‘五鼓’(五种鼓。《榖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杨士勋[疏]‘五鼓者,糜信、徐邈并云:“东方青鼓、南方赤鼓、西方白鼓、北方黑鼓、中央黄鼓。”’即依五行、五方,配备五种不同颜色的鼓。)有司设燎于庭(燎,火炬。《诗·小雅·庭燎序》:“庭燎,美宣王也。”陆德明【释文】曰:“郑曰:‘在地曰燎,执之曰烛。’又云:“树之门外为大烛,于内曰庭燎。”)。设镫于门庑。(“镫”,同“灯”。“膏镫”,亦称锭、钉、烛豆、烛盘,古代照明用具。青铜制【因用“金”字旁】。上有盘,中有柱,下有底。)夜漏未尽,朝服毕会,文武分东西入朝房。质明(“质”系星名。《史记·天官书》:“中白者为质。”故“质明”。犹谓“东方鱼肚白”即黎明之意),礼生(行礼司仪)禀鼓(取鼓敲击),二鼓、三鼓行礼,引班引入至丹墀内(引导员带领官员到院庭内),东西序立,通赞齐班(喊口令使队列齐整),引班分引至拜位前立(引导者分别引东、西二队在拜位前站立),赞进、少进,赞跪、叩、兴,(礼生喊“进、少进”,是跪以前的准备动作,即左腿稍居于前、弯曲。接着再喊“跪、叩、起”的口令)群官行三跪九叩礼毕,仍各回朝房,少坐乃退。(原注:“先后三日俱蟒衣坐班。据《大清通礼》修)

  仪仗:

  龙亭一,龙幄(《周礼·天官·幕人》郑玄注:“四合象宫室曰幄,王所居之帷也”)一,龙扇一,椅一,香亭一(内置香炉的可抬结彩小亭),龙伞一,梧杖二,盆一,立瓜一,卧瓜一(立瓜、卧瓜,皆古仪仗之一。《元史·舆服志二》:“立瓜,制形如瓜,涂以黄金,立置,朱漆棒首。”“卧瓜,制形如瓜,卧置,朱漆棒首。”二者之差别是:顶端之瓜形物做成直立状或横卧状。)骨朵二(俗称“金瓜”,古代一种兵器。是一长棒,顶端缀一蒜形或蒺藜形的头。唐以前用作刑具,宋以后改为仪仗。),金钺二(古代仪仗用的金色大斧。)

  三、“恭遇皇太后万寿圣节、皇后千秋圣节,礼节与庆贺‘万寿’同。”(原注:惟先后期不坐班。)

  四、“恭遇望阙庆贺冬至令节,礼节与庆贺‘万寿’同。”

  五、“凡宣讲圣谕,每月朔望,文武各官恭诣万寿宫,斋集望阙朝参毕,礼生唱排班、行三跪九叩首礼,兴(起立后)退至讲所、军民人等环立肃听。礼生唱‘恭请开讲。’司讲生诣香案前跪,恭捧(钞录之)上谕登台。木铎老人捧“上谕牌”出并振木铎跪。(木铎,以木为舌的大铜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铎。”郑玄[注]:“古者将有新令,必训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铃舌用铜制]。”持木铎者多年高德劭之人,故称“木铎老人”。)宣讲毕,礼生唱:‘请宣讲上谕第一条。’司讲生宣讲《圣谕广训》,讲毕,复讲《钦颁律例》,按次宣讲,各如前仪。”

  (以上引文,录自光绪《海阳县志·廨署·万寿宫》。遇有生僻之名物,酌加解释,用圆括号表明。)

  关于“宣讲圣谕”事,据完颜绍元《天下衙门》(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1.)所载,本来是在州县衙门的大门“八字”墙上。比如明朝时有个规矩:每年从二月至十一月,皇帝都要在月初向全国民众口授“圣谕”一道。以正德十四年(1519)为例,“圣谕”的内容是:

  “二月,说与百姓每(们):各务农业,不要游荡赌博。三月,说与百姓每:趁时耕种,不懒惰农业。……十月,说与百姓每:天气向寒,都着上紧种麦。十一月,说与百姓每:遵守法度,不许为非。”(沈榜《宛署杂记》卷1)

  清代宣讲“圣谕”的风气更盛,以《圣谕广训》为底本,简称“十六条”:

  1.尊孝悌以重人伦。2.笃宗族以昭雍谟。3.和乡党以息争讼。4.重农桑以足衣食。5.尚节俭以节财用。6.除异端以正风俗。

  ……

  15.禁奸淫以肃人伦。16.绝赌博以淳风俗。

  以上之“十六条”,文绉绉地,比明代的《圣谕》难懂一些,但亦为宣讲人(司讲生,一般由府、县学的师生充当)结合实际而加以发挥提供了充分余地。府、县衙还要负责搭台、张灯、维持秩序。潮州府衙门前正对相对狭窄的府巷,所以光绪二年(1876)总兵方耀趁修建万寿宫的机会,把“宣讲圣谕”的地点改在万寿宫讲所之内举行,故“军民人等,环立肃听。”但如此一来,万寿宫本已相当繁琐的礼仪,包括逢“万寿圣节、千秋圣节及元旦、冬至令节”都要“望阙行礼”、“豫设香案”,准备“仪仗”以外,还要在“每月朔望”(即初一、十五)举行“宣讲圣谕”的活动,算起来一年之中,仅在万寿宫一处,就有近三十次礼仪活动,要占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看来在封建时代,当一个官员亦不易,还不说每次得“三跪九叩首”:跪下、叩头、起立,反复三次,还得听口令、做动作,中规中矩,一点亦马虎不得。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