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碗底刻字
发布日期 : 2021-07-17 09:08:03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周祖斌

  小时候,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一碗饭吃到底,在碗底发现一个刻着的字。而这个字,正是自家碗盆区分于人家的重要标志。

  碗底刻字,是以前农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做的事情。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碗是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比较贵重的财产。普通人家不可能拥有太多的碗。家里办红白喜事,或是来了一些客人,碗肯定不够用,就要向左邻右舍借。不仅碗要借,桌子凳子啥的,也都会相互间借来借去。

  为了方便区分,村民们一般都会在自己桌子凳子背面用毛笔写上名字,购买了新碗,第一件事就要让人在碗底刻上一个字, 这样归还起来就不成问题了。

  俗话说: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话本意就是指刻字补碗这门手艺。刻字的工具比较简单,一把锥子,一只锤。碗底刻字关键手要巧,心要细,敲凿时既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轻则穿不透碗底表层的釉,刻不上字;重则容易把碗劈碎。而且每批碗的硬度不一样,刻字师傅刻的时候,需要慢慢摸索,用力一般由小到大,直到找到适合的力度。

  碗上刻的字,大多是家庭户主姓名中笔画最简洁、最具识别力的那个字。字刻好后,用食指沾点锅灰涂上,染成深色,一般再怎么洗也不会洗掉。

  那时村里子女结婚分家时,碗也会作为一件家产来分。父母给孩子分了碗,就象征着子女各自开始新的独立生活。条件好一些的人家,长辈们会专门去商店里买上一套新碗,然后让刻字师傅刻上自家孩子的名字。这种形式,对长辈来说,就像是一种家风的传承,意味着孩子真正长大了。而对于子女来讲,看到这碗底的名字,心中既有一份独立的自豪,更是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毕竟自己要担负起新的家庭的重担了,碗底的名字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所离开的是一个非常贫困的村落。贫困到哪家吃饭时孩子不小心打破一个粗瓷碗就会引来父母疯狂的追打,而左邻右舍都觉得这种追打理所当然。”

  其实在我们小时候又何尝不是这样呀,那时小孩子不小心弄碎一只碗,立马吓得面如土色,随即悄悄地把碎了的碗远远丢去,地上碗的碎屑也扫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因为倘若被父母发现了,一定会一顿责骂,哪像现在,小孩不小心把碗弄碎了,大人先问:“怎么样,手划着了没有?”所以现在小孩弄碎了碗只有惊,绝对不会吓,更不会有大人骂。

  现在,农民的生活条件富起来了。红白喜事,都有一条龙服务,再也不用向左邻右舍借东西了。东家开开口,包装好的出租消毒餐具等都会送上门。偶尔真遇上什么事需要借碗,只用记个数,还上这个数就行了,当真少了一两只,也没有人家会计较,碗底刻字的时代已然不复了。

  一个行当的兴起和消失,都有着不同的原因,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就像碗底刻字一样,代代相传,直到碗底不再刻字,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