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呆若木鸡”的古义
发布日期 : 2021-02-26 09:40:30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庄子》一书,共有大小寓言故事一百多个,大都阐述了他的世界观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与探索。这些故事,由于寓意极深且富含哲理性,故后人乐于引用,很多还转化成为至今仍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成语。据常州市教育局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成语词典》的6800余条条目中,收入《庄子》的成语就有197条,仅《逍遥游》一篇三章中,像“扶摇直上”、“鹪鹩一枝”等,就收录了11条。

  可见,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家和古代语言文字的巨匠。

  “呆若木鸡”的成语,典出《庄水·达生》篇中,原文[~公式~]录如下:

  纪[~公式~]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公式~] 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按,同‘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意为:纪[~公式~]子为齐王驯养斗鸡。十天后齐王来问:“斗鸡训练好了吗?”回答说:“还没有。鸡正表现为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挟气凌人的样子。”<按:[~公式~],同骄。虚[~公式~]: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即色厉内[~公式~]的样子。恃气:昂头耸翅以威吓对方的样子。>十天后又来问,回答说:“还没有。它听到别的鸡的声音,看到别的鸡的影子,就有反应。”十天后又问,回答说:“还没有。现在还视物敏锐而充满怒气。”十天后再来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虽鸣叫着来挑战,已经没有什么反应,它看上去就像一只木头做的鸡,精神已经安定专一,不动不惊了。其他的鸡没有敢与它应战的,都后退逃跑了。)”

  这则寓言故事,通过从“虚[~公式~]而恃气”、“犹应向景”、“疾视而盛气”到“望之似木鸡矣”四个阶段的驯养斗鸡的描写,阐释了人之养生亦应养气凝神,作到忘名忘利,忘人忘我,使自性与物性合一,顺性而动,以天合天,则于事无所不成的“道”理。(斗鸡,是春秋战国时之游戏,齐国最为盛行。纪[~公式~]子当为纪国之后代,纪国为齐所灭,故纪[~公式~]子可能因有一技之长而供职于齐国。上述故事自有其历史背景作依据。)

  《庄子·达生》篇所以用《达生》作为篇目的原因,是因为该篇之首句为:“达生之情者。”而用首句之头几个字作为篇名,则是先秦时代命题文章的一种风气。比如说,《论语》一书,基本上都按这个规则来命名篇目。(如《宪问》篇的首句是“宪<即原宪>问耻。”《季氏》篇的首句是“季氏将伐颛臾。”等等。碰到首句有“子曰:<孔子说>”的时候,则以“子曰”后的二字为篇名。如“子曰:学而时习之……”子曰:“述而不作……”,便以《学而》、《述而》为篇名。)《庄子》一书亦是如此。巧合的是,《达生》的篇名与该篇的主旨正相吻合,主要是讲养生之道,围绕着凝神养气这一中心思想,通过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让人领悟蕴含在其中的玄虚之理。循此思路,读该文第七段的“纪[~公式~]子为齐王驯养斗鸡”的故事,我们就能感悟到“呆若木鸡”的本义应为:望之像木头做成的斗鸡,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勇不斗的争斗高手,已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所以“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但是,1994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呆若木鸡]条的释义却是:“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惊讶而发楞的样子。”显然是用今义去阐释词条,至于古义之所指,则一字不提。如果说,因为书名冠以“现代汉语”,用这样的方式去处理,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作为“编辑方针为‘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全面阐述”(《前言》)的《汉语大词典》亦采用上述方式,便有点说不过去了。以下是该书《呆若木鸡》条目的释辞:

  《庄子·达生》谓纪[~公式~]子为国君驯养斗鸡,凡四十日乃成,“望之似木鸡矣。”因以“呆似木鸡”或“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楞的样子。(以下引近现代作家相关书证,略)

  “古今兼收”是做到了,但“源流并重”呢?该释文用“因以……形容……的样子”的长句来阐释“呆若木鸡”的内涵,是今义,是“流”而不是“源”,与“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全面阐述”的编辑方针不是相悖了吗?辞书当然要尽量做到言简意赅,但该讲的还得讲。比方说、在上述条目引用《庄子》的原话“望之似木鸡矣”之后,加上“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几句话(除去标点,一共才十三字),“呆若木鸡”的本义,不就多少可以得到弥补吗?遗憾的是,编者偏偏“惜墨如金”。

  反观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由张林川先生主编的《中华成语全典》,其“呆若木鸡”的释文如下:

  呆得像一只木头做的鸡。原指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庄子·达生》记载:纪[~公式~]子替齐王驯养斗鸡,四十天才完成。然而他训练好的斗鸡听见别的鸡叫时,却毫无反应,“望之似木鸡矣。”它处惊不变的样子,让别的鸡吓得扭头就走。后用以形容呆笨或因恐惧、惊讶而发楞的样子。

  遣词造句虽然有个别可以商榷的地方,但释文既言明了古义,又以“后用以……”的发语词兼顾了今义。就“呆若木鸡”这个具体条目说,这才是体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编辑方针所应有的态度与方式。

  (参见刘建国、顾宝田《庄子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3)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