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不孝有三”是指什么?
发布日期 : 2020-06-12 09:44:04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见于《孟子·离娄上》,文曰: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君子以为犹告也。”

  意为:孟子说:“不孝顺父母的事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妻,(为的是怕没有子孙,因为先禀告,妻就会娶不成)因此君子认为他虽没有禀告,实际上同禀告了一样。”(据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关于“舜先禀告,妻就会娶不成”的细节,杨先生未提及,此处略加说明:舜的父亲固执倔犟;母亲专横无理、不忠不信;而父母偏爱的弟弟名叫“象”的更是傲慢无理。但舜依然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也很友爱。母亲死后,父亲又娶妻生子,并想杀害他。在这种情况下,舜当然不便将娶妻的打算“禀告父母”。)

  至于“不孝有三”,上文没有解释。故汉代的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说: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赵岐的注释,对于当今的读者来说,可能还有点“格格不入”,为此,笔者不惜墨费,再做点阐释:

  所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是指:迎合偏颇的意旨,违心地服从,使双亲陷于不义的境地。汉·刘向《说苑·建本》所记载的一件事,也许可加深对以上两句话的理解。转录如下:曾子在瓜地里除草,不小心锄断了瓜根,他的父亲曾晳大怒,拿过大棒来打曾子。曾子被打得昏厥倒地,一会儿才苏醒过来,急忙站起来对父亲说:“刚才我得罪了父亲,父亲用力教训我,您的身子应该没什么事吧?”接着又退回屋里,弹瑟唱歌,想让曾晳听到歌声,知道自己没事了。孔子听到这件事,交代看门的人:“曾参来时,别让他进来!”曾子认为自己没有错,便随人去问候、请教孔子。孔子说:“你听说过瞽叟(老盲人)有个舜的儿子吧。舜侍奉父亲,如果是找他来使唤,舜好像就等在身旁;如果是找他来杀掉,从没有让父亲找到过。(像舜那样)见父亲拿小棒就让他打几下,拿大棒打就跑开,以避免他暴怒。现在你曾参明知父亲暴怒却不跑开,等着父亲打,万一打死了,岂不是使父亲陷于不义之罪名么?还有比这更大的不孝吗?况且,你不是天子的臣民吗?让父亲承受杀天子臣民的罪名,那该是多大的罪名呢?”对这件事,刘向也不得不感慨地说:“以曾子之材,又居孔子之门,有罪而不自知,处义难乎?(要使自己的行为都符合‘义’的要求,岂不是很难吗?)”《说苑》成书的年代虽然距离孔子逝世约四百年左右,但书中所载的孔、曾之间的对话,并非向壁虚造。这可从曾子自己编辑的《孝经·谏诤章第十五》中得到印证,文曰:

  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欤,是何言欤?……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可见,孔夫子历来不赞同无原则、是非的“从父之令”即所谓的“愚孝”,主张以“身不陷于不义”为旨归。而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以“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的注语,亦深契儒家创立者之“道”。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字句之义浅白,一望即知。《孝经·开宗明义章》谓:“子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是行孝道的“三段论”。如何事亲?《孝经·纪孝行章》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焉,然后能事亲。”其中之“敬、忧、哀、严”,属精神层面,而“养则致其乐”则属于物质层面,养,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如果家境贫穷,双亲年老(意味着丧失谋生能力),你还“不为禄仕”(意为:不谋求维持生计的职业)。“自命清高”的话,那就是“二不孝”。春秋战国时代,知识阶层即“士”的主要出路就是求仕以领取俸禄。《礼记·曲礼上》描述“士”的人生历程就有句曰:“四十曰强,而仕。”故对于“士”阶层来说,“不为禄仕”就是放弃尽孝的责任。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是“三不孝”。在家、国同构,并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时代,血缘之延续,就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不娶无子”,后嗣断绝,孝道将如何体现,宗法制度将如何延续?故把“无后”列为第三种“不孝”,理有必然。

  “不孝”既然有“一、二、三”之分,赵岐在注《孟子》时,又何又加了一句“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呢?原因无他:注释须忠实于原著。既然《孟子·离娄上》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句,赵岐的注语当然要相应地增加此句,以求完整。(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不孝有三”的注释中亦援引起赵岐的注语,但末句未引录)司马迁在《史记·孟荀列传》中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知《孟子》一书,虽有“万章之徒”参加编写,但主要作者还是孟子自己。《孟子》与《论语》(系孔门弟子辑录先师言行而成)二书在行文风格上的明显区别,似在篇幅的长短与文学色彩的强弱上。“不孝有三”一语,是为舜的“不告而以,为无后也”一事作铺垫,故孟子不依古礼“三不孝”之次序,随意地加上“无后为大”的判断语,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正如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导言》所说:“孟子援引史事,常常主观地加以改造,以期论证自己的观点。稍读《孟子》书就会了解这一点,这正是孟子辩论的手段。”

  两汉以来,世人(包括皇帝,如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已将《论语》与《孟子》并列。五代后蜀主孟昶把《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论语》、《孟子》十一经刻石。宋太宗又加翻刻,南宋的朱熹把《孟子》列入“四书”。元文宗时,封孟子为“亚圣邹国公”,明世宗去其封国爵号,只称“亚圣”,从此,孟子正式成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圣贤。明、清规定科试八股文的题目要从《四书》中选取,且要“代圣人立言”,故读书人不得不把《孟子》一书烂熟于胸。于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语,亦就“板上钉钉”,移易不得,且成为世人口头语,普及至全社会。

  此外,“三不孝”还有另一种说法,指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元本高明《琵琶记·张大公扫墓遇使》:“他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这三不孝逆天大罪,空打醮枉修斋。”但这一说法知之者甚少,影响不大。因题目言“三不孝”,故附带及之。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