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弱冠”与“期颐”
发布日期 : 2020-04-17 10:06:09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行年二十称“弱冠”,百岁称“期颐”,自东汉以来,已屡见于典籍,几成“不刊之论”。如《汉书·叙传下》谓:“贾生(谊)矫矫,弱冠登朝。”晋·左思《咏史》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唐·刘知几《史通·自叙》:“年登弱冠,射策登朝。”……晋·葛洪《抱朴子·自叙》:“夫期颐犹奔星之腾烟,黄发如激箭之过隙。”唐·李华《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宋·陆游《初夏幽居》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其实,“弱冠”、“期颐”都是古书误读的结果。典出《礼记·曲礼上》。东汉末的郑玄为该书这段话作注时是这样断句的: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从宋代开始,有些学者如朱煮等就对以上这段话的断句有所置疑。至清代,训诂学家们遂赞同朱子说法,如王念孙在《广雅疏证》<卷一上>中说:“朱子云:‘十年曰幼’,为句,‘学’字自为句,下至‘百年曰期’皆然,此说是也。”至嘉庆间由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一之《曲礼上》乃改作如下断句: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十年曰幼,而就学业。二十岁体犹未壮,故曰弱。但已成人,故行加冠礼。三十而立,血气已定,故曰壮,可娶妻,妻居室中,因称“有室”。三十九岁以前通曰壮,壮久则强。四十而不惑,一是智虑强;二则筋力强,故可以出仕。年至五十,气力已衰,发苍白如艾叶。又是知天命之年,堪以专事其官政、担大任(服,事也)。六十已至老境而未全老(耆,至也),不得执事,但可指事使人。七十其老已至,故曰老。年既已老,则传徙家事,付委子孙,不复指使也。人或八十、或九十而耄,故并提之。耄,惛忘也(即健忘)。七龄曰悼。悼,谓小孩子未有识虑,甚可怜爱也。悼与耄,虽有罪亦不加刑辟(示爱幼与尊老)。百岁曰期(王念孙曰:“案‘期’之言‘极’也……百年为年数之极,故曰‘百年曰期’。”)。年百岁者不复知衣服、饮食、寒暖、气味,故为人子者须处处用心,以尽颐养之道。(参见《·孔颖达《礼记正义》【疏】)

  如此断句,方能文从字顺。可惜的是,中唐之前,雕版印刷术尚未面世,没有规范、统一的课本。塾师授业,全靠口传笔录,而塾师素质、水平参差不一,加上语言文字的时代差异,面对“深奥”的经典文献,难免出现误读、误解的现象,而历代相因,以讹传讹,于是习非成是,把须断读的“弱、冠”、“期、颐”连读,当成“弱冠”、“期颐”的名词,且视为历来如此的“标准答案”,长期流传。以致历代各阶层人士包括声名显赫的学者文人皆身蒙其误而不自知。更有甚者,某些辞书、字书亦采取“骑墙”态度,予以默认。如1980年版《辞源》【期颐】条谓:“称百岁之人。百年为生人年数之极,故曰期。此时起居生活待人养护,故曰颐。《礼·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明知期、颐各有不同含义,而末句竟照搬汉·郑玄误断之注语,将“期、颐”连读)1997年版《汉语大辞典》【期颐】条则在开头的释义中肯定地说:“一百岁。”又紧接着说:“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既然明知期,颐中间须断,又咋能把“期颐”当成连在一起的名词,且“定性”为“一百岁”?)199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弱冠】条释义为“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因为还没达到壮年,称做弱冠,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而对于最后的一句话是否贴切、妥当,却不置一词。正因为有这些“权威辞书”推波助澜,“期颐”即百岁,“弱冠”即二十岁的这类有误的概念,于是成为“铁定”的词语而深入人心,形成社会人士的“共识”。

  古书误断、误读之严重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想起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1993年夏,我参加了一次省里组织的“古汉语考试”,其中的一道题是用现代汉语翻译《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该文的一段话,历来的标点都是:“齐师败绩,(庄)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我以为,这样的标点不妥,理由是:轼,是古代设在车箱前供立乘者凭扶的横木,样子有点类似当今体操中的单杠,一般人能“登”即站在上面吗?何况,战场上坑坑洼洼的,车速又快,哪怕是杂技演员,要在“轼”上站稳,恐怕亦不可能。所以,我把上段引文的末两句改成: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意思是:曹刿从车上下来,仔细察看(敌军战车败退时留下的)车辙;又登上车,扶着车前横木眺望。也即是说,登,是从地面登上车,轼,名词动用(古文中名词作动词用的例子极多,如“衣锦夜行”,谓穿了锦绣衣裳在黑夜出行。“衣”不是指衣服而是指“穿”)。如此断句,与后面曹刿回答庄公所说的:“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亦前后呼应。

  当年我交卷以后,心里还乐滋滋地,以为评卷老师阅后,会因为我的答卷“有创意”而予以好评,说不定还会加分以示奖励。不久,考卷寄回来了,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下面划上一根粗大的红线,旁边有个“-6”的标记,意思很明显:倒扣六分!至于为何要扣分,未加说明,但我心中有数,原因只有一个:没按照“标准答案”断句,违规了。对此,除了苦笑一下,我又能怎样呢?幸亏总分还不太差,终于逃脱了被黜落的命运,算是“法外加恩”、不幸中之大幸吧。

  二十多年后,我应市博物馆之邀,举办《古文标点知识》讲座,备课时查阅了一些书目,才知道在管敏义先生的《怎样标点古书》第四章[注意词类活用和词组]节的例句中,对曹刿“下视其辙”一段话的断句,竟然与我当年在考卷中的答案完全一样!我在深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感到愧疚的同时,亦从前辈学者的著述中得到鼓舞,增强了治学的信心和动力,于是理直气壮地把“登轼”的谬误诉诸讲座中。

  宋·陆九渊《陆象山集·语录》谓:“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做学问怕的是不会提出问题,如果会发现问题,就会有新的进步)明·方以智《东西均·疑何疑篇》进一步说:“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善于发现问题的人,对大多数人都注意的地方不再花更多的精力去提出疑问,而对不太引人注意的地方却敢于探究、质疑。)前人的诫语是其长期治过程的心得与经验之谈,极具启迪意义。而遵照先哲的训诫,敢于对像“弱冠”、“期颐”、“登轼而望之”等等习以为“常”、已成“定论”的问题提出异议,然后多渠道地寻求相对完满的答案,对于提高阅读古籍能力、进一步地了解、探索优秀的传统文化,未始不无裨益。

  (参见:鲍善淳《怎样阅读古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 管敏义《怎样标点古书》,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11。)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