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乍暖还寒慢减衣
发布日期 : 2020-04-05 10:02:17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 汪志

  春天来临后,寒气始退,阳气升发,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伤风感冒就会乘虚而入,此时,“春捂”更当时。据医学专家介绍,“春捂”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养生之道,民间的传统习惯“春捂”有一定道理,春天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春天适当捂一捂,可以减少疾病。

  其实,在天气刚刚转暖时,很多人便早早地脱掉冬装,换上轻便漂亮的春装,一些爱美女性更是迫不及待地穿上超短裙、丝袜,露出美丽的双腿。此时,冬寒已去春到来,但人体皮肤才逐渐苏醒,汗毛孔闭锁程度也相应降低,因而春风较大的时候,尽管不是很冷,却能长驱直入肌体内部,人就可能感冒或并发其它疾病。再加上“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气温上窜下跳,早晚温差大,过早脱掉厚衣或穿得太少,也很容易着凉感冒。

  那么“春捂”该如何“捂”?医学专家的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由于刚刚进入春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还没有完全适应春天的气候,而季节从冬季进入春季,天气乍暖还寒,湿气较大,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加上气温忽高忽低,此时,如果过快减少衣物,身体很容易受到外界冷空气的侵袭,继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及春季传染病。而“春捂”重点“捂”头颈与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学主张春季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尤其是身体抵抗力差的老人小孩,而女性如果过早换裙装,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的发生。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从古至今,善于养生的医学家们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民间还流传着“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等俗语,可见“春捂”养生之道非常有讲究。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下厚上薄”的“春捂”养生原理,这是因为,人的阳气根于肾,全身阳气都要从这里散布出来,而肾经起于脚底的涌泉穴,因此,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更换得太早。

  此外,春季还是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些疾病的发生虽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但感染后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和起居调养。不忙脱衣,“春捂”得法,可有效减少感冒等各类疾病的发病几率。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