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诗画嫁接意趣浓
发布日期 : 2020-03-14 09:38:50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 周惠斌

  “画乃无声之诗,诗乃有声之画。”在我国丰富浩瀚的传统文化中,诗与画历来有着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即如苏轼称道唐代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之间这种互相辉映的作用,可以说是我国诗画艺术的一大显著特点。事实上,民间广泛流传的一些诗画故事中,也有许多堪称精彩的佳话,它们从一个侧面对诗与画的这种关系作了绝妙的佐释。

  宋朝宫廷内设置的翰林图画院,常以诗句作画题进行考试,选拔民间优秀画家。一次,考试的题目是“竹锁桥边卖酒家”,不少考生将画面处理为:青翠的竹林,一座小桥,流水淙淙,桥边一家酒店,生意兴隆,顾客盈门。构思平平,落人窠臼。而后来成为名画家的李唐却匠心独运,却是这样构图创作的:一座小桥,桥边是茂密的竹林,竹林高处挂着一面飘扬的“酒”旗。画面看似简洁,然而寓意隽永深远,因此无可非议地荣获画赛的桂冠。究其原因,这句诗的重点和难点是“锁”字,意指实有其物,但藏而不露,所以只有突出了“锁”字,作品才有画龙点睛之效。若仅作正面渲染,难免有画不对题之嫌。读者由李唐画稿中高挂的“酒”旗,可以想见林中必有酒家,“锁”字跃然纸上,魅力蕴藉。

  宋徽宗赵佶酷爱绘画,遴选画家时也好以诗句命题统考。有道“深山藏古寺”的题目,大多数考生的画稿或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或将古庙隐在丛林深处;有的将庙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其一角,或者一段残墙断壁,宋徽宗对此都不满意。最后的“魁选”之作是:崇山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一老僧,正一瓢一瓢地将水舀进木桶。画面上千仞高山,悬崖峭壁,峰峦起伏,松柏挺立,却无肃森寺院,雄浑古刹。

  作家老舍曾请齐白石先生作一幅写意图,画题是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画家苦思多日后,挥笔画出这样一幅杰作:远处,层层青山;近处,片片乱石;一股清泉正从溪涧不断泻出,几只活泼的蝌蚪在清澈的泉水中漂游、戏耍……齐白石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笔法,借无言的蝌蚪形象地表达出“十里”之外的“蛙声”,含蓄深远,引人遐思。

  优美的诗句一经画家艺术化的处理,融于自然、朴实、优美的画面中,立刻迭现出妙不可言的丰富,充满无限的诗情画意。这或许正是我国的诗画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