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怀念恩师王杏元
发布日期 : 2019-11-08 09:31:11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 林淡鑫

  一听到王杏元老师逝世的噩耗,我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幕幕往事就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

  王杏元,《绿竹村风云》,这两个震撼国人的名字,像一颗文化种子,早早就播种在我的心田。小时候,父亲在村里当干部,会前会后,经常介绍他的事迹,就在家里饭前饭后也念念不忘。

  1978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当时我在附中任语文及班主任教师,决然带领50多位学生骑自行车到渔村公社社址(在报纸发现他在渔村公社当副社长),邀请这位文学大师给学生讲作文课。王老开始也感到突然,原因是我为何这么冒昧,没有事先联系便如此唐突。经我一番说明之后,王老反应敏捷,即满口应承,特别是看到这群纯真活泼的中学生,便情不自禁,滔滔不绝地讲述作文要领,一,从开头法讲起,有描写开头法、点题开头法(即开门见山)、又有比喻开头法、比兴开门见山、又有比喻开头法、举了很多例子,使学生一听便明白。二,继而又讲材料选择,材料搜索以及材料积累等。三是讲结尾法,用拟人和回应主题结尾为主,比喻歌颂学雷锋的好人好事,他说:“一道曲折电光划破夜空,照亮着这位美俊的少年——×××。”这样的描写结合结尾法,最能打动人心,使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美化形象。扣人心弦的结尾,举了不少例子,使学生易记易懂。最使学生难以忘怀的是,最后用6个字总结写作全过程,即“凤头、猪肚、豹尾。”更使我们对这位大师的渊博总结,肃然起敬。王老一口气讲了一个多小时,因时间关系,我带着学生与王老依依惜别,离开了渔村公社。

  虽然路途有点遥远,但学生们如沐春风,心情愉悦,平安地回到了学校。在王老的作文启发下,之后全班作文几次在全县夺冠。1988年我离开教坛,初夏的一天,我接到王老托汕头农业局一位同志通知我,叫我到汕头,说有重要人物约见,我放下生意即驱车到汕头,在汕头市委招待所会见了书画大师赖少其,聆听他讲书画创作,不好意思的是王老师把我介绍给赖老师,说这是我家乡农民书画家,扪心自问,我自知几斤几两,哪谈得上书画家。赖老说:“大字临碑,小字临帖。”这使我终生难忘,后来通过赖老女儿赖晓锋,才有幸再次见到赖老,总算有了书法大师指教,自然进步也较有底数了。1999年,我被选入村政府,任灰寨村副主任,塔护村分支部书记,王老十分欣慰,多次打电话指导我处理农村事务。我也多次上门向他汇报,求教如何引资、办实事,这些为人哲理都是书本难以学到的,还鼓励我认真练好书法,还谦虚地说他是外行指导内行。当听到我要举办双人展,便答应为我写序,并在展览会上与观众见面,后来中央电视台还采访了我。当时展览会还末开幕,王老已经和书画家驱车到现场了,这使我万分感激。

  当村官这17年中,王老无数次亲临我这小村,指导引资建妈祖庙、建天福寺、建门坊,他协助看地形,看图纸,亲力亲为,使村民也极为佩服。经过7年多的集资,终于建了妈祖庙、天福寺、观音巨像、大门坊、饮水池,全村水泥路、监控摄像等硬设施,受到通报表扬。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都离不开王老的精心策划和热心指导。

  现在在大门坊出入时,那闪闪发光的金色楹联格外耀眼,正是王杏元的家乡:饶平县域,也是丁未革命十九烈士长眠于此的风水宝地——饶平钱东塔护村大北山麓。

  在王老的关怀下,我们在村路口建了纪念丁未革命的门坊,镌刻着王老撰写的楹联,承中山大志擂鼓追日,颂丁未英雄踏歌补天。愿这位农民作家的文采与先烈的精神同在,与日月同辉!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