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赶鸡赶鸭,颗粒归仓
发布日期 : 2019-08-25 15:41:25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 陈志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颗粒归仓”这个词,也许,有些人早已把它随着“粒粒皆辛苦”等古训一起,倒入到了意识深处的某个角落。然而,我却每每在人们习以为常的“慷慨”举止中,都会不由地回想起童年那段“颗粒归仓”的日子。

  七月烈日热灼如火。田野上,稻浪滚滚,人影憧憧,打谷桶的“砰砰”声震天——“双抢”正酣。而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三三两两,头戴斗笠,手举竹梢,守候在村中的晒谷场旁,神色庄严如同边疆的卫士——我们这不是在做游戏,而是奉生产队长之命守晒场。晒场上,满铺着新收割来的稻子,阳光下,金色般闪着耀眼的光芒。然而,这些农家人日出夜归、汗流浃背得来的成果,却时时受到一些不安分的鸡鸭觊觎。农村鸡鸭多,一来就是一大伙,吃得你心痛。我们的任务就是负责把这些贪婪的鸡鸭赶走。这份活儿看似轻松,但又任务艰巨。不能再随意跑到河里游泳了,不能再满村疯玩了,更不能再到村后的杨树林里乘凉睡大觉了。我们得拿着竹梢,成天守在这晒谷场旁。那些鸡鸭很狡猾,一趁我们不注意就“拖儿带女”一家子全跑进来,猖狂地啄食我们的粮食。我们赶跑了这群,又来了那群;赶跑了那群,原先那群又偷偷地溜了进来。即使被赶得毛羽满天飞,它们也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累得你疲惫不堪、眼睛都不敢眨巴一下。

  傍晚,割稻子回来的大人收起了晒场上的谷子。但我们的工作却并未因此而结束。晒场上,稻子一部分是铺在水泥面上的,一部分是铺在竹篾垫上的。收谷子时,因为水泥面的破损和竹垫的漏洞,总有些稻子遗落在地上。我们这些守晒场的学生娃,便又负责收拾“残局”。空旷的晒场上,谷香依存,斜辉如抹,我们一手拿着畚斗,一手拿着筅帚,低着头,专注地寻找那些“漏网之鱼”。碎石中,草丛里,谷粒灿黄、饱满,似叶尖上辉映着霞光的露珠。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扫进敞口的畚斗里,如呵护那些迷途而归的孩儿。别小看了这项工作,一天下来,我们大约可以收集十多斤谷子呢。

  稻谷,风雨中长大,烈日下成熟,汗水中收获。一粒粒,粗鄙,拙朴,容颜沧桑,但在农民的眼中,特别是在那饥馑的岁月,比珠宝还要珍贵。

  旷野无风。在那收割后的田畴里,无数稻茬列于裸露的土地之上,齐整如阵。空空的稻秆一码码,堆在田中。稻草人早已腐坏,仆卧在地。一群群麻雀起起落落,相叫甚欢。和麻雀一样忙碌的,是那些村妇和放学归来的学生。他们手中提溜着竹篮,行走在田野上——这是“颗粒归仓”工程的另一道保障:拾稻穗。虫儿啾啾,稻草垛上、田埂旁,一串串稻穗被忙碌的人们遗于地上。它们有的依旧金色灿灿,有的已泥淖满身。但不管形容如何,那些妇人们看到了,都会小心翼翼把它们捡掇起来。那弯曲的背影,在远山的衬托下,如同另一道犁耙。当一丘丘稻田都被“检阅”过去,当一筐筐竹篮都被拾拣来的稻穗塞满,人们的脸上才会露出轻松的笑容。

  昨天,在弟弟家用餐,看到六岁的侄女把白花花的米饭撒得天一半地一半的,不禁举起筷子,落在了她的头上。想来,那因痛惜而双目圆瞪的样子,应如三十年前筷子高举于我们头顶的父亲吧。不然,“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的箴言,我又怎能和她说得清呢?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