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旋”字可指小便
发布日期 : 2019-08-23 09:49:38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左传·定公二年》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私出。阍乞肉焉,夺之杖以敲之……三年春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阍以瓶水沃廷,邾子望见之,怒。阍曰:“夷射姑旋焉。”命执之,弗得,滋怒,自投于床,废于炉炭,烂,遂卒。

  意思是:邾庄公与邾国的一位大夫叫夷射(yì,潮音<亿>)姑的一起饮酒。席间,夷射姑感到内急,出门小便(私,小便)。阍者(守门人)以为大夫是到厨房催菜,趁便向他讨几块肉吃(春秋时代,肉食是贵族的“特供”,下人很难吃到,求贵族赏几块肉吃,原是常有的事)。谁知骄横的夷射姑一听就光火,夺过守门人手中的棍子,没头没脸地把他痛打一顿。(杜预在“夺之杖以敲之”句下加注曰:“夺阍杖以敲阍头也。”)没料到,守门人亦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深知邾庄公的性子急躁,又有异乎常人的洁癖(《左传》谓“庄公卞急而好洁”),便伺机报复。翌年二月,邾庄公有一次登上城门楼,楼正对门庭,守门人故意当着庄公的面,手抱一个大瓶向门庭的地面上洒水。庄公看后很生气,亦感到不解,问阍者,回答是:“夷射姑曾在这里小便。”庄公大怒,下令抓夷射姑。谁知后者听到消息后已跑得无影无踪,庄公听知后怒不可遏,气得向床上一倒,不料竟倒上床边的炭炉上,被烧得皮肉溃烂,不久便死去!

  这则故事当然是一场悲剧,剧中的三个主角都有性格方面的大缺陷:作为小国君主的邾庄公,有点“洁癖”,原本也不算什么大毛病,但“好洁”且到了不经调查就轻信谗言,动輙大动肝火而失去常态、不顾后果的程度,以致成为夺命的缘由,这“卞急好洁”的作派也未免太过分了。夷射姑身为掌权的大夫,骄奢强横惯了,下人要点肉你不理睬他也就是了,干嘛要将他痛打一番?为此而陷入人家设计好的骗局中,落得个亡命他乡、君臣背离的下场,这值得吗?至于那个没留下名字的阍者,亦不是什么好鸟。为讨点肉而遭权臣毒打,本来倒也值得同情,被打后存心报复一下,亦还情有可原。但处心积虑地把握时机,抓住国君的性格弱点,恰到好处地编造谎言,捏造事实,这就太不厚道了。而他采取这样的手段,也就把自己划进“奸诈小人”的行列中。

  历史的故事就这样默默无声地记载在厚重的文献中传至今日,让后人见仁见智,浮想联翩。不过,令笔者感兴趣的,倒不是上述故事里那个“莫须有”式的小便情节,而是见载于《左传》里的那句话:“夷射姑旋焉”,尤其是其中的“旋”字。因为,它与潮州方言关系密切,至今仍然活在潮语的口语中。

  按字、辞书所载,“旋”字有十多个义项。如旋转,回转(《楚辞·招魂》):“旋入雷渊,靡散而不可止些。”);回还,归来(《诗·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复我邦族。”);圈子(《水浒传》第七四回:“[燕青]将任原直托将起来,头重脚轻,借力便旋四五旋。”);不久,立刻;急忙;逐渐……等等。此外,还有现代少为人知的一个义项,那就是《左传》所载的“夷射姑旋焉”中的“旋”。早在晋代,自称“有《左传》癖”的征南大将军杜预,在为这句话作注时便言之凿凿地说:“旋,小便。”此后,韩愈在《进学解》中曾有“《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比起《春秋》来,《左传》显得多藻饰夸张)”的评价,证明他对儒家经典,无不精读深思,且能择善而从,加以运用。所以,在《张中丞传后序》里,就有如下一段话:

  及城陷,贼缚(张)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戳。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

  对上引文中的“巡起旋”句,历来注家多依杜预注语释为“小便”,但也有持异议者,如童第德先生的《韩愈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就说:“起旋:起身绕行。”1996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孙昌武先生《韩愈选集》,则以包容的态度说:“起旋:起来小便……或以为‘旋’,转也。亦通。”鄙意则以为:还是依杜注释“旋”为“小便”为宜。理由是:“起旋”之前,张巡等数十人皆受缚(是单缚还是串缚?韩文没有明说),缚久了,年长者难免内急(其时巡已49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唐代,可算为“老”),故须“起旋”。将士们不知道他突然起来干什么,所以才会“或起或泣”。如果知道他仅是“起身绕行”,又怎有如此举动?再说,在“将戳”之前,“起身绕行”的目的,意图究竟是什么,恐也难于说清。假如是串缚的话,“绕行”更无可能。况且,上文末句的“众泣,不能仰视”,已隐晦地提示了,张巡见众人“或起或泣”,便在说完“你们别怕,(生与)死,都是命”之后,解决他的内急了——小便是个人的隐私,坐在地上的众人,在听完张巡的话之后,一方面是低头伤心哭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家在小解,自然不宜注视。所以,惜墨如金的韩愈才会加上“不能仰视”这句话。如果是“绕行”,那么众人的眼光追随着英明的主帅身子转尚恐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平视与仰视?

  “旋”字,在潮语口语中,有文读、白读二音。文读音[思冤5],义为旋转,回转。如“凯旋”、“旋床(车床的一种)”、“旋椅”、“旋宫”、“老水鸡倒旋(潮语称青蛙为“水鸡”。水鸡属常被强食的“弱肉”,故有年份的经验老到的水鸡一遇危险时会逃离洞穴以逃生,等到危险过去,才游回洞穴,故称“倒旋”)”。白读音的[思冤6],指小便;也指小便的情状、过程。潮人历来有“崇韩情结”,唐代曾被韩愈聘为主持州学工作的赵德,曾经主动编过《昌黎文录》(韩愈选集),宋代的刘允又曾用“昌黎庙香火钱”编印过潮本《昌黎先生集》。可以说,韩文公的诗文,早已普遍流传于民间,而其中的一些警句、词语,也变成潮语的词汇并历代相传。像《张中丞传后序》中“巡起旋”的“旋”指小便,至今仍在口语中经常使用,并对涵义加以引申、拓展。如:         大人开导小孩不可随处小便,会说“尿孬四散旋”,“勿旋通间”。男同胞一般都站着撒尿,由于重力作用以及排尿时有一定冲击力,因此会形成一股“尿柱”,它的“射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缩短,潮州人于是有了一则形容这个过程的夸张生动的谚语:“奴囡放尿(男孩撒尿)旋过溪(可以尿到小河对面),老人放尿滴着鞋(老年人撒尿淅淅拉拉地会滴到鞋子上)。”以前的菜农浇菜时多用一副特殊形制的水桶:离桶底约二寸高处斜插上一根中空的长约三尺的竹管,管的前端保留密闭的竹节,在距竹节约一寸的地方锯出一道弧形的横缝。用它浇菜,边挑边走,两手将桶稍作倾斜,水便从竹管前端“旋”出,作薄扇状均匀地洒到菜株上,故称这种水桶为“旋桶”……

  总之,“旋”字不管是文读还是白读音,都是潮语中的常用字。但一般的使用者往往“习以为常”,知其然而不知(或不想知)其所以然。笔者深知自己亦是语言文字专业的门外汉,之所以率尔成文,皆因偶然翻书有所感悟,不敢自专而公诸同好,聊作芹曝之献。其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大家对“潮州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这个定论有更深的领会。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