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古人如何制作冷饮
发布日期 : 2019-08-18 10:46:01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 邬时民

  夏天吃冷饮解暑,很多人认为是近代的事情。其实,我国早在3000多年的古代就有了冷饮,足可见古人之聪明。

  那么,古人是如何制作冷饮的呢?当然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比较原始到后来的逐步完善,到最后冷饮品种眼花缭乱。

  最早的时候,在商朝的时候吃冷饮是富贵人家的“专利”。为了能在夏天用冰块消暑助饮,当时的达官富人想办法在冬季凿冰藏于地窖,使之不融化。古代冷饮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述。《国风·豳风·七月》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样两句诗歌,意为十二月凿冰冲冲,正月搬进冰窖之中。凌阴即冰窖的意思。由此可见,冷饮的出现在我国历史悠久。

  到了周朝,宫廷则设有“凌人”之职,专事“冰权”制作管理。在《周礼·天官·凌人》中专门记述了凌人按照自然时节斩冰、藏冰、启冰的情节:“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 即夏历十二月凿冰,正月藏冰,三月启冰。

  春秋末期,冷饮已摆上夏日宴席,各国诸侯王公尤爱冰镇米酒。《楚辞·招魂》即有“挫横冻饮,酹清凉此”之记述,可见当时冷饮制作已见成熟,冰镇米酒醇香清爽,深受青睐。

  秦汉时期,皇宫中建造专用贮藏冰物的“凌室”。由于它和统治者生活关系密切,史籍中留下了不少关于凌室的记载。如《汉书·惠帝本纪》:“未央宫凌室灭。”汉代朝廷每年盛夏都要举行隆重的赐冰仪式,把凌室中的藏冰赐给文武大臣消暑。魏晋时、魏武帝曹操曾在漳水边上建造了一个装潢华丽、气势宏伟的冰井台,专用藏冰来降温。每逢酷暑天,曹氏父子常来此地“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大会墨客骚人,消暑且作诗赋,时人皆羡慕其风雅之举。

  到了商业繁荣的唐朝,饮食店铺开始售卖冷饮制品,但价格奇贵。据唐末五代王定保的笔记小说集《唐摭言》载,盛夏蒯地人卖冰于市,过路人热不可耐,人人都想一食为快。却不料卖冰者自以为奇货可居,故意把冰价抬高,结果路人一气之下都忍热走开了,不一会,冰都融化了,蒯地人终于弄巧成拙,赔了本。唐人冯贽的志怪小说《云仙杂记》也有记载:“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由此可见冰块之贵。

  由于藏冰难,夏天冰块价高,因此冰块也成了“贿赂”物。五代时期后周王仁裕所撰《开元天宝遗事》有这样的记载:“杨国忠子弟,以奸媚结识朝士。每至伏日,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彩带,置之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惟张九龄不受此惠。”说的便是杨国忠以献冰块讨好众大臣之事。

  到了晚唐,商人们花样翻新,在冰品中加糖,吸引顾客购买饮用。

  宋朝的冷饮发展更快,种类更多,而且出现冷饮专卖店。北宋京城汴京有冰店专卖“冰糖冰雪冰元子”,而冰镇酸梅汤更以风味独特扬名,官民趋之若鹜。南宋京城临安则卖“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冷饮品种繁多。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茗阅赌市》等画作即有市井售卖冷饮之场面。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则有诗云:“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杨万里还写了一首“冰酪”诗:“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米盘底碎,雪向日冰消。”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冰淇淋的影子。

  元朝以后,冷饮制品出现新突破,全新品种冰淇淋纷纷上市。到了明清两朝,美味冷饮名品迭出,令人目不暇接。冰淇淋制作工艺的外传是因为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他离开我国时,元世祖把冰淇淋制作方法传给了他,并让他带回意大利。意大利王室将此种秘密保守了300年,后来从意大利传到法兰西,直到公元1550年,才由意大利一位妇女制成近代的冰淇淋。今天,在我国还有一些人以为雪糕是自西方传入的,其实这是一种历史的误会。

  冷饮在明清时期更具特色,从清朝起随着制冰技术的发展,冷饮不再身价百倍,成了寻常百姓的解暑之物。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