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七月流火”与“万户擣衣”
发布日期 : 2019-08-09 09:39:06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提起“七月流火”,很多人特别是潮人会以为是指农历七月,天气非常炎热,因为潮语口语中有“热(潮音<而娃8>)过火”的说法,因此很容易使人产生“七月天气酷热,日头像火盆一样辐射四方”的印象。

  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

  “七月流火”一语,来自《诗经·豳风·七月》诗中,该诗首章起首两句就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又称大火,指二十八宿之心宿,是星座名。《尔雅·释天》:“大火谓之大辰。”郭璞注:“大火,心(宿)也。在中最明,故时候(即节候)主焉。”古人对星象的观察远较今人细致,夏秋之交,大火星会逐渐向西偏移,故宋·司马光《八月五日夜省直(在中书省值夜)》诗有句曰:“大火已西落,温风犹袭人。”而《西游记》第二二回说得更清楚:“光阴迅速,历夏经秋。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因此,“七月流火”一句,清·陈奂《传疏》谓:“流火,火下也。火向西而下,暑退将寒之候也。”其本意,是农月七月,天气开始转凉,而不是指酷热。

  暑往而寒来,星象提醒人们:天气转凉了,要赶紧准备寒衣。故《诗·七月》首章的次句,便用“九月授衣”的承接。什么叫“授衣”?唐·孔颖达的《疏》谓:“可授冬衣者,谓衣成而授之。”“授”,确有“给予”之义,孔《疏》之后,乃有“官家分发冬衣”一说。用振甫先生《诗经译注》便直译“九月授衣”为:“九月里官家发寒衣。”这样的译释,不禁使人犯疑:除了赈灾的特殊情况外,官家什么时候有过向平民百姓普遍发寒衣的规定和职责?所以孔《疏》似还不如汉代的毛《传》:“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得更明白:“凡言‘授’者,皆授使为之也(布置任务使其完成)。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妇功成,丝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非谓九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也就是说,“授衣”的本意即“制备寒衣”。原因是:九月里缫蚕丝、纺麻织布之事已完毕,正是妇女们大显制办冬衣身手的时候(妇功成)。故“九月授衣”应以译作“九月里制备寒衣”为是。

  上古时代制衣的材料多用丝、麻(大概在宋元之际,棉花才通过南路[海南岛、福建、广东、四川]和北路[新疆和西北地区]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对于市井百姓来说,自然用不起绫罗绸缎等高档材料,只能用麻布丝絮一类的粗厚材料来制作寒衣(唐·颜师古在为汉·史游的《急就章》作注时说:“溃茧擘之,精者为绵,粗者为絮。”)。《孟子·滕文公上》谓:“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麻线粗丝绵的轻重一样,价钱亦一样)。”可见在战国时代,市面上早就有了不同档次的丝麻商品,供顾客选购。麻布、粗丝絮的质地较为硬挺,须先置石砧上反复舂捣,使之柔软便于缝制,称为“擣衣”,亦称“捣衣”。(因“擣”、“捣”都有“舂、捶”义)。

  古人洗衣时也用木杵在石上捶击衣服,使之干净,故一般认为,“捣衣”就是洗衣。连《汉代大辞典》也持此看法,并引用北周瘐信《夜听捣衣》诗:“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唐贾至《答严大夫》诗:“今夕秦天一雁来。梧桐坠叶捣衣催”等诗句作为佐证。但上引诗中之“捣衣声”、“捣衣催”,究竟是指什么呢?(详下文)

  唐·李白的《子夜吴歌》(三)谓: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金性尧先生在《唐诗三百首新注》中为此诗之“捣衣声”作注时说:“捣衣,即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以木杵捣去碱质。诗中写捣衣多在秋天,今乡村水边犹常见。”金先生是资深的知名学者,但他的这条注语,笔者却不敢苟同,木杵捶捣是机械性的动作,能去除“洗过的”衣中的碱质?即使能够,“沾附”在衣上的碱质又如何进一步清除?捣衣为什么“多在秋天”,其它季节特别是夏天的“乡村水边”就不常见吗?看来,《新注》是希望摆脱前人把“捣衣”等同于“洗衣”的窠臼,但释语却难于令人信服。

  其实,“捣衣”不同于洗衣,《辞典》引用之庾信《夜听捣衣》诗中已有明证。该诗廿五韵五十句,中有“龙文镂剪刀,凤翼缠参管”之偶句(意为:剪刀上刻着龙文,衣服上缀以凤翼。参zhàn,缀衣也。)试问,单纯的洗衣,还用得着剪刀与针线吗?何况,《辞典》还引用了明·杨慎《丹铅总录·捣衣》的一段话:“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明明六朝人已有《捣衣图》传世,即使辞书编者今天无缘看到,仅凭杨慎的描述:“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也应了然于心,因为历来就没有如此情景的“洗衣方式”。

  由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诗句,亦可断定“捣衣”决不是洗衣。“万户”(泛指千家万户)同时在月光下捣洗衣服,现实中有这种可能吗?这又是何时形成的奇异习俗?因为,按照生活常识,洗衣后必须晾晒,偏偏选择在没有阳光的黑夜一齐洗衣,难道是唐代的京城妇女们脑袋瓜都进了水?可见,“捣衣”就是源于《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原典。即在天气转凉的秋季制备寒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因此才有千家万户不约而同地抓紧时机备寒衣,从而传来此起彼伏的捣衣声的情景。最需要冬衣的是离乡背井、特别是戍守边境的将士,故感情丰富、对事物敏感的诗人听到捣衣声,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边疆,对长年为保土戍边的征夫与苦守寒闺的怨妇寄予深切的同情。庾信的《夜听捣衣》诗就有“新月动金波,秋云泛滥过。谁怜征戍客、今夜在交河(治所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的凄惋之句。李白的《子夜吴歌》则在“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即玉门关)情”之后,接以“何日平胡虏,良人(指怨妇之丈夫)罢远征”的愤慨之语,表达了结束夫妇长期分离的良好祝愿。从这个角度讲、再平常不过的洗衣行为,又咋能使历代诗人引发联想且如此地动情呢?

  捣,许多古本均作“擣”。既然如此,我们无妨约定:把用木杵在砧上捶打衣服的洗衣方式称为“捣衣”;把古人制备寒衣时用木杵在砧上舂捣衣料的过程称为“擣衣”。这样,两者的涵义便能分得清清楚楚,不用再纠结于其间。但愿这个动议能在同仁中达成共识。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