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盛基
苏洵少时一心向往游侠生活,喜欢游山玩水,就是不爱读书,直到27岁才幡然醒悟,发愤攻读,成了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他28岁的时候,儿子苏轼出生,30岁的时候,另一个儿子苏辙出生。为了避免儿子重蹈自己起步晚的覆辙,他决心让儿子从小就爱上读书。然而,他并没有强逼着两个儿子读书,而是从培养儿子读书的兴趣入手。
有一天,还是孩童的苏轼和苏辙正在院子里你追我赶地跑着玩,忽然看到父亲正站在一个角落里,背对着他们聚精会神地做着什么事。苏轼和苏辙很好奇,父亲在背着我们干什么呢?哥俩想看个究竟,就跑到苏洵面前。谁知,苏洵快速将双手背在后面,好像有什么东西怕让哥俩看见。
哥俩瞪着好奇的眼睛看着苏洵,苏轼疑惑地问:“爸爸,您在干什么呀?”苏洵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这种情况一连发生了好几次,这更加激起了哥俩的好奇心,他们商量,一定要想办法搞清楚父亲在干什么。于是,有一天他们突然袭击,悄悄地出现在父亲面前。苏洵似乎来不及躲避,让哥俩逮了个正着,他们看明白了,原来父亲手里捧着一本书。哥俩兴奋地说:“啊哦!知道了,原来父亲是在读书呢!”
谜团虽然解开了,可是哥俩更加奇怪了,父亲为什么躲着我们读书?难道书里有什么秘密吗?好奇心驱使着哥俩到父亲的书案上,一本接着一本地看父亲读过的书,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他们,欲罢不能。从此,哥俩迷上了读书。
苏洵的目的达到了,看着两个喜欢读书的宝贝儿子喜不自胜。后来,父子三人成了历史上著名的“词门三客”,“唐宋八大家”他们占了三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人爱上一件事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其好奇并充满兴趣。只有引人入胜,才能喜不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