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小寒
发布日期 : 2024-01-09 10:11:19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在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小寒是第23个节气;而在冬季的六个节序中,属第5个节气。一年节令走到小寒,说明气候已入寒冷时节。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小寒与对应大寒、小暑、大暑和处暑,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寒即寒冷,小寒指意寒冷的程度。古人云:“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小寒当值“三九”隆冬,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出门冰上走”,意味着一年最冷的开始。


  古人又把小寒分为三候,每候五日:“一候雁北乡”,乡,向导之义。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二候鹊始巢”,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且感到阳气而开始筑巢。“三候雉始雊”,“雉”,山鸡也,“雊”鸣叫之意,雉在接近“四九”会觉到阳气的生长萌动,从而雄雌同鸣。


  小寒时节虽阳气已萌动,但仍处于一年中最冷之时。因上一个节气“冬至”,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在土壤深层仍有夏天积蓄的热量向上散发,所以并非全年最冷的时候。到了小寒,土壤深层的热量散失到最低点,尽管白天稍长,太阳的光、热有所增加,但实际这是最入不敷出的时期,于是成为全年最冷的时节。


  从冬至开始,计算“九九”寒天,“三九”为最冷时段,也总是落在小寒节气内。既然小寒更冷,古人为何要在小寒后又加一个大寒,确不是倒过来排列呢?原来,传统文化特别讲“物极必反”,认为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之后迅速回暖,若先大寒后小寒,从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后“回暖”的感觉,因此把大寒放后,让大寒后迅速回归立春,符合了古人的思维习惯。


  2024年1月6日是小寒节气, 1月20日遇上大寒,即将启程新的春夏秋冬及二十四节气。寒暑更替,荣枯有时,物极必反,阴极必阳,寒到极致便是天地气候回暖时,看似冷静沉稳的小寒,也有躁动不安的一面。不息的潜流在悄悄蓄势,蛰伏的力量静待一声春召唤,即会一跃而起,横扫颓败与萧条,冲破荒原的沉寂。


  小寒节气常与腊月结伴而至,与春节前的重要节日“腊八节”离得很近。到了小寒,就说明“春节”快到了。因此,在冬季所有节气中,古人似乎更在意小寒节气,有“小寒大冷人马安”等说法;人们要举行重要的祭祀活动,称为“腊祭”,可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在“小寒”节气中,有个重要的民俗吃“腊八粥”。清代富察敦崇著有《燕京岁时记》详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小寒让人们从容地看待严寒与酷暑的轮回,于寒与暖的碰撞、冷与热的变化中,体会风格、气质不同的四季,真切地感受到天地的热情与气候的冷暖。同时,通过科学地感悟二十四节气的农耕文化,而对小寒的晴与阴、暖与冷坦然处之,从容地欣赏着春花秋月、风霜雨雪的绝美。


  古人重视小寒节气,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但其节俗与精神内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却流传至今。节气的变换,不只是对生产生活有指导意义,还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正揭示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已根植民心。


  (宋伯航)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詹树鸿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