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文化 >> 今日闲情
寝馈于书
发布日期 : 2023-12-26 09:42:30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当“吃饭”与“买书”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常人的回答,一定会很干脆:先吃饭。因为如果不吃饭,人就会饿死,又何谈买书读书?但对于“书痴”来说,就不一样了,很多“书痴”,是为买一本书,宁愿挨一顿饿的。


  更有甚者,也许会为买一本书,挨饿而至死亡。


  十九世纪哲学家德穆兰,对个人的衣食住行毫不介怀,挣来的几个钱都用来买了书。有一天,他离开居住的阁楼,原想花掉身上最后一个苏比凑合吃顿饭。就在这时,他看到某书商的店面橱窗里摆着一本饶有兴味的书,买书还是吃饭,需要他作出抉择。


  作家奇姆,后来在回忆中写道:“他毫不犹豫就买了书,平静地回到阁楼,之后一直没有离开,直到被人送到医院,撒手人寰。”


  看,这就是“书痴”。买书,不仅比吃饭重要,甚至比生命也重要了。


  “坐拥书城”,是众多读书人,极其享受的一种境界;他们认为,四壁图书环绕,胜过美女当前,胜过家财万贯;自己,即如一位将军,“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要的,就是书带来的那份精神享受。


  而更进一步的,是“寝于书”,与书刻刻不离,连睡觉,也要图书环绕。


  十七世纪佛罗伦萨人安东尼奥·马利亚贝基,猎书欲之大,无法餍足,所以,时人目之为“书饕”。1673年,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三世委任他为藏书楼主管,在这个位置上,他一待四十一年,终日“寝馈于书丛,无日不欢”。他原可在宫中独享一间卧房,但他不要,“宁愿睡在一个堆满了书籍的木摇篮里”。马利亚贝基死于1714年,当时他坐在藤椅上,膝盖上摊着一本书,“浑身肮脏,衣衫褴褛,但是幸福不亚于王侯”。


  与之相似,十九世纪的法兰西院士格扎维埃·马米耶(1809-1892),也喜欢“寝于书”,只是,与安东尼奥·马利亚贝基相比,他的生命,似乎多了一份“优雅”。


  这位院士,收藏书籍颇有绅士风度,他搜书“如赴盛会,为此而身穿特制长衫。此衫配口袋多个,既大且深,犹如大麻袋,足可装书一堆”,不过,除了寄情藏书之外,他在“讨价还价之余,亦不忘递烟予书贾;若遇女书贩,则自口袋中掏出糖果盒,贻伊人巧克力糖”。


  格扎维埃·马米耶去世后,书商达努维尔在回忆他的讲话中,谈到他的为人:“总是那么和蔼可亲,谈吐迷人。他对待万事万物始终都流露着诗意的温柔。”讲到他的藏书,达努维尔说:“似乎,他希望藏书永远不要散失。他是孤身一人,晚上睡觉时,习惯让深爱的书籍环绕着自己的床。”


  这位“孤身一人”的法兰西院士,也许在他的内心里:“书籍环绕床位”,即等于拥妻而卧了。未尝不是一种福分。


  “寝于书”的一种极端行为,是“书葬”,即以书陪葬。


  如,公元687年,位于英格兰东北部海岸林迪斯房附近的本笃会修道院,院长圣卡斯伯特死后,就曾以珍贵的《约翰福音》殉葬。十七世纪英国医生、作家托马斯·布朗,卒于1682年,那天恰逢他75岁生日。他在遗嘱中就规定:棺材入土时,务必于皮匣子或棺材内放入埃尔泽菲尔版之贺拉斯集,切记,切记。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死亡,就是一种永恒的睡眠;所以说,以书陪葬,也不妨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寝书”行为。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难以一一列举。


  关键是,凡用作“陪葬”的书,多为贵重书、珍本书,甚至绝版书;故而,用作陪葬的书越多,就越不利于书籍的保存和流传。这,真是一件大不好的事情,是一种太过自私的“寝”书行为。


  (路来森)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詹树鸿

相关文章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