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 >> 县区
浮洋镇创新“一核多元”式新型乡村治理格局
集聚带动各方力量 共同促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 2022-10-21 09:12:51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实施四个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构成目前“一横三纵一互通口”的交通大网络格局;全镇建设近52公里的农村污水管网,建成全市第一个试通水的镇级污水处理厂,保障人民群众的“水缸子”;撂荒地整治盘活近6000亩;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镇路灯“补空白”工程,城乡风貌进一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潮安区浮洋镇紧跟市委市政府、潮安区委区政府步伐,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抓手,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发展社会经济为主线,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探索创新体制机制,以强大的执行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镇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28891666312710877.jpg
浮洋镇镇区俯瞰图。


  坚持党建引领 推进基层治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是浮洋镇长期思考的问题。

  日前,浮洋镇“构建‘一核多元’乡村治理格局”生动实践在全市首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排头兵”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这是该镇紧扣“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主题,在该镇的仙庭村等探索基层治理格局的有益尝试。

  2020年建成通车的省道S335樟公线、中海油粤东LNG项目配套管线工程、潮州市天然气“一张网”建设等为历史上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仙庭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时,在开展项目征地工作的初期,该村党组织没有书记,两委班子不团结、村民不理解不支持阻挠拆迁,征地工作一度停滞无法开展。在通过换届优化调整村级党组织班子机构的基础上,新一任村两委班子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作为树立威信的突破口,进入每一户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仅用3个月时间便妥善处理了长期搁置的征地拆迁和青苗赔偿款发放问题,并让3个天然气重点项目顺利落户。

  “仙庭村原干群关系紧张,新班子上任后主动走村串户,理顺各方的关系,解决多年累积的历史遗留问题,使本村环境大幅优化,用实际行动重塑村两委的形象。”仙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方煜向记者介绍,与此同时,仙庭村大力推进撂荒耕地治理,引导党员在工作中当先锋,打头阵,村组织党员创办专业合作社,共整合流转630亩撂荒土地,带领30户村民户均年增收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增加超25万元。

  修渠、修机耕路、引水到田……今日的仙庭村,四通八达的道路和水稻农田构成一幅充满生机的希望沃野,“宜工宜农新仙庭”的发展目标逐步变成现实。这也是浮洋镇撂荒地整治的一个缩影。

  “我们通过实施党员干部挂钩联系‘责任田’制度,落实镇班子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包点责任,对各村撂荒地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摸查登记,厘清撂荒地的位置面积、撂荒原因等,分类施策制定治理方案。”浮洋镇党委书记张露勋介绍,根据治理方案由镇带领村党组织统一进行土地平整、农田水利修复建设、增加农机作业配套,将昔日“荒地”恢复成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格局。

  同时,积极引导党员领办合作社,目前全镇共培育合作社、种植大户8家,探索“村集体+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模式,整合流转撂荒土地,以合作社党员带领村民规模化、机械化统一进行水稻种植。目前,浮洋镇撂荒地整治近6000亩,推动土地流转近5000亩,今年粮食种植面积超1万亩,超100户农户户均年收入增加超2万元,20个村集体年收入共增加超200万元。当前该镇正谋划建设万亩水稻种植生产基地,撂荒地治理的有效实践正在浮洋大地上扎根延伸。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走进井里村可看到,绿茵场上,足球小将们正奋力奔跑;在村活动广场,村民悠闲散步,绿树掩映、风景如画……井里村历史悠久,古建筑繁多,近年来,村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使得传统村落古风带新韵,生态更宜居。“自从村有了这个足球场和广场,我和同学们一直在这里玩,感到非常开心和快乐。”井里小学学生表示。

  群众有了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这得益于近年来井里村借助新农村建设契机,加大投入,对居民街巷进行修缮改造,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提升。如今,村里仍保存有柯氏宗祠、大夫第、柯氏故居等不同时期的各类古建筑。

  “当前,我们村已基本完成污水管网建设,实行了雨污分离。同时,对全村的道路和灰埕进行日常全面大清洁,定期修剪树木,使村容保持整洁。”井里村党支部书记柯楚贤表示。此外,该村还通过引入韩江水,对全村的池塘进行引水,使得全村池塘的水质清澈干净。


58061666312710893.jpg
2012年,浮洋镇高义村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如今,集“广东省古村落”“岐黄第一村”等于一身的井里村,在保留乡村文化肌理的同时,正按计划开展乡村建设,使古村落焕发出新生机。

  “从此晚上回家的路都亮堂了,美观明亮,出入方便又安全!”去年年中,针对浮洋镇部分村庄道路灯杆、电线老旧失修,且亮度较差,有的已经“失明”,给周边群众夜间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该镇实施农村道路亮化工程,投入资金近200万元,为群众送去光明,获得群众的点赞。同时,该镇谋划全镇农村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实施农村供水保障攻坚行动,着力改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4521666312710877.jpg
县道X093炮浮线项目的建设,有效改善提升区域交通环境。


  近年来,浮洋镇完成潮安区第一批(3个)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项目,推进韩江西溪碧道—1建设项目(浮洋镇凤仪小堤围段)、潮安区第二批7个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项目、潮安区浮洋镇沿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和潮安区浮洋镇潮汕路东、西片区乡村道路建设及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潮汕环线高速公路浮洋段、省道S335樟公线至高铁潮汕站连接道路新建工程、县道X093炮浮线和进站路续建工程、省道S232线潮安段改建工程等4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聚力改善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构成了浮洋“一横三纵一互通口”的大交通网络格局。并在近三年共完成26条“四好农村路”,总长9km,道路硬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交通面貌焕然一新,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基础。从美丽乡村建设到道路管网建设提升,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其中的变化。

  多元社会组织参与 充分发挥聚合力量

  上色、脱模……工作台前,大吴村村民蔡女士正在熟练地加工工艺品,在几年前,她还是一位家庭主妇,正是有了大吴村企业联盟的牵线搭桥,她才在家门口找到了这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能在村里上班,一年收入多了几万元,既能获得报酬又同时能照顾到家里人,比较方便。”她说。

  大吴村企业联盟由21家非公企业组成,自成立后便主动认领了就业保障任务,通过联盟企业为村民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除了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吴村“两委”还主动与侨团组织保持联动交流,建立“一月一例会、一季一会商、一年一总结”机制,以拉家常的方式维系乡音乡情。

  大吴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树钿说,疫情发生之后,大吴村利用数字乡村平台与在外乡贤进行交流,谈工作,马来西亚吴俊标先生得知村内发展计划后慷慨解囊,立即主动表态愿意捐赠1000万元建设大吴村综合村史馆。此外,大吴村还成立乡村振兴理事会,更好整合村的资源,为村基础设施建设作贡献。

  在浮洋镇,每年暑期浮洋公益基金会都会举行奖学奖学捐赠活动,为该镇优秀学子颁发奖、助学金,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家乡争光。记者了解到,浮洋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9年,由浮洋镇在外发展的乡贤和本地企业家联合发起,到目前为止,已经募集了近2000万的善款。基金会会长王文杰自豪地说,除了奖学助学之外,他们还积极开展各项助贫济困的公益活动,雪中送炭,为区域有需要的家庭提供适当的资助。


62791666312710893.jpg

目前,浮洋镇撂荒地整治近6000亩,推动土地流转近5000亩。


  如浮洋公益基金会等这些社会组织,都对浮洋镇乡村建设、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浮洋镇现已把部分治理事权分解成疫情防控、扶贫济困、就业保障、乡风文明等12方面,发由8个社会组织认领落实,确保各类组织有位有为。”张露勋表示,浮洋镇积极探索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理事会、志愿者、文化促进会等多元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式新型乡村治理格局,有效集聚带动各方力量,共同促进乡村振兴。

  如今的浮洋,推进乡村振兴的步子更加坚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势头也更加强劲。接下来,浮洋镇将继续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抓手,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敢于先行示范,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行稳致远,为争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领头羊”和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而不懈奋斗。

  文/本报记者 黄琼

  图/浮洋镇政府 供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