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 >> 县区
潮安区:创新举措抓复耕 万亩荒地变良田
发布日期 : 2022-07-28 08:59:01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近年来,潮安区切实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图为夏粮收割场面。 安宣供


  眼下正值夏收时节,潮安各地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成片金色稻穗在微风中泛起波浪,新型农机穿梭于田地间,农户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早稻……当前,潮安区上万亩水稻陆续成熟进入收割期,在科技助力下,水稻种植基本实现从种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

  近年来,潮安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落实“三大战役”部署要求,通过加强领导、落实奖补、创新治理、兴修农田水利等措施,切实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持续掀起加快治理撂荒地复垦复耕及农田水利建设的热潮。至目前,潮安区已完成连片15亩以上撂荒地的复垦任务,复耕面积约1.5万亩,提前完成了上级要求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运用现代农业机械收割,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实施奖补措施 激发“四方”活力

  近年来,潮安区将撂荒耕地治理及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台治理撂荒实施意见6份“硬核”政策,全面实施奖补激励措施,全面激发镇、村、农民及经营主体“四方”活力。

  落实限时奖补,掀起复垦复耕热潮。在2020年制定的《潮安区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实施方案》《潮安区关于进一步治理撂荒耕地推进兴农惠农工程的实施意见》基础上,潮安区再次出台了《潮安区关于落实强农惠农奖补措施的实施意见》,对2021年完成撂荒耕地复耕的,给予2000元/亩一次性奖励;对2022年完成撂荒耕地复耕的,给予1000元/亩一次性奖励。截止目前,全区已落实拨付土地流转奖补资金490万元和撂荒地复垦复耕奖补资金1722.75万元,群众参与土地流转的热情得到有效提升。

  落实连片奖补,加快大面积治荒。通过制定出台《潮州市潮安区关于开展连片撂荒耕地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连片50亩及以上撂荒耕地实施治理,包括开挖或疏通农田小水利、修缮机耕路、平整农田、除草、援引水源等。对自方案印发之日起至2022年3月底前完成连片撂荒耕地治理项目建设任务的,按建设项目(建安工程)定案价金额给予100%补助。至目前全区11个连片撂荒耕地整治提升项目(改造农田面积2723.43亩,涉及资金1042万元)已完成公示并交由所在镇组织实施。

  落实水稻种植奖补,调动种粮积极性。制定出台《潮安区关于进一步实施奖补做好治理撂荒工作的意见》,对2021年利用撂荒耕地复耕种植水稻并符合相关条件的种植者给予300元/亩的一次性财政补助,有力有效推动撂荒地复垦复耕种植水稻。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镇(场),加大奖励力度,加温鼓劲推动复垦复耕,如浮洋镇在区级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予200元/亩的镇级奖励。

  此外,潮安区还制订印发了《潮安区农田整治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5年)》《潮州市潮安区2021—2022年度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从农田水利设施整修和建设、地力提升等方面,逐步补齐农田水利设施短板,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以“找薄弱、抓落实”为切入点,推进中小河流(二期)治理项目(投资2.2亿元,涉及长度92.832公里)、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总投资19.63亿元,涵盖11个乡镇)、韩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东凤灌区潮州片区,总投资1.19亿元,已完工投入使用)等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效改善水利设施老化、河(渠)道淤塞等问题。


赤凤镇水口村推广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项目。


  创新治理模式 激活复耕潜能

  位于庵埠镇梅林湖旁的恒晶亨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水稻生产基地,放眼望去,早稻成熟呈现一片金黄,迎来丰收时节。“去年冬季晚稻收割后,我们利用冬春闲置农田播种油菜1500多亩,今年早稻种植前将油菜还田用作绿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种“稻稻绿肥”轮作模式,在两季稻之间种植油菜花,油菜花在实现观赏价值后经过粉碎还田、旋耕机翻耕等步骤后转化为有机质肥料,变成绿肥。此举很好解决耕地季节性抛荒的难题,也是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和种粮农户收益的重要法宝,促进粮食可持续发展。

  此前,该片区域90亩农田通过该镇三资交易平台进行土地流转,中标公司将分散的农田集中起来,实行科学种田生产管理,改善土壤状况,对水利沟渠进行重新设计,并运用现代农业机械平整土地、播种育苗、插秧,无人机施肥等技术措施,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过去小而散的低产田摇身一变成了“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的连片高标准稻田。

  这是潮安区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方法方式,分类施策引导复垦复耕,全面激活撂荒土地复耕潜能,推动“巴掌地”向“规模田”转变的体现。潮安区通过探索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设定土地流转500元/亩的指导价,加快土地流转进度,推进撂荒耕地复垦复耕。2019年以来,全区新增集中连片土地流转面积超2.3万亩。

  与此同时,潮安区通过引进专业力量,推动“单独干”向“一起干”转变。将相对集中连片的撂荒土地串联起来,引导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共引进玉瑶山庄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恒晶亨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经营主体30多家,把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引入农村,连片高效盘活撂荒耕地发展种植,改变原本“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


今年5月,在潮安区归湖镇宏博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种植基地,250亩成片的毛豆种植基地迎来了丰收。


  实现合股联营 良性循环发展

  在浮洋镇斗文村,连片的水田长势喜人,结出饱满的稻穗,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味。而在过去的30多年里,这1200多亩土地,除了村民零星种植一些蔬菜外,基本都是抛荒弃耕。今年来,浮洋镇斗文村狠下功夫整治撂荒地,推动土地流转。截至目前,沉睡了30多年的1200多亩撂荒地变成“粮田”,预计早造期间集体经济收入将增加约60万元。

  “村里的土地长期撂荒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缺乏灌溉水源,一个是种田比较辛苦但收获不高。今年年初,在政府文件传达下来之后我们立即行动,从各个村小组逐步突破,从今年年初七开始动工整治撂荒地,并在清明后完成水稻插秧,实现撂荒耕地全部复耕。”斗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楚焕表示,撂荒地整治完成后,斗文村将撂荒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打通了撂荒地整治的“最后一公里”。

  潮安区天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斗文村流转了一千多亩地,全部种上水稻。从撂荒耕地到集中布产,从农田地力低下到农田高产高效,从农田用水不便到引水入田……合作社通过田型调整、改善灌排条件、引入大型机械化设备等措施,使得每亩稻田的人力成本大大节省,规模效益也随之提高。“今年是二月份播种,应用了大型机械,包括土地采用激光平地机整地,整得非常平,种植管理都比较容易,产量也会相应增加,提高作物的品质。今年的产量还是非常高的,亩产在一千斤以上。”该合作社技术顾问李标文告诉记者。

  “这片稻田收割后,将增加村集体收入60多万,这也直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民无不点头称赞,并且提升了村容村貌,村民幸福感也提高了。”许楚焕介绍道,斗文村小部分耕地由农户承包进行耕作,并签订5年期承包种植合同,鼓励有意愿的农户向承包者返租种植,承包主体提供机械、农事等服务,实现互惠共赢,杜绝出现二次撂荒。

  记者了解到,针对一些农民流转土地后抱着观望心态导致土地再次撂荒的问题,潮安区在推动复耕撂荒地过程中走出了好经验,通过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由村集体统一流转给大户经营或由村集体直接经营,以“公司+村集体+农户”“村集体+农户”等方式,实现合股联营,形成良性循环。

  打造特色项目 农旅深度融合

  稻田围起网纱,田地里灌满水,一只只活蹦乱跳的澳洲淡水小龙虾在田中与水稻共生,展现出一派和谐的场景……这便是赤凤镇水口村推广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项目。

  稻虾综合种养即在水稻田放养龙虾,水稻为龙虾提供生活环境和有机食物,龙虾为水稻松土增肥,增加氧气供应量并吞食害虫,能够有效降低化肥等农药施放,从而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原来,水口村是省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单位中国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驻点村,近年来,由于村民大多进城务工,缺乏劳动力耕作,村里这20亩碎片化土地一直处于撂荒状态。在去年驻镇帮扶工作队进驻赤凤镇后,工作队便开始谋划,通过依托土地复耕政策,充分利用珠江水产研究所淡水养殖技术优势,协同村“两委”将撂荒土地流转活化,打造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示范。

  “我们通过把村民各家各户零碎的土地整合流转起来,集中承包给企业发展新型农业,采用‘村集体+企业+农户+帮扶单位’的合作经营模式,推广稻虾综合种养示范项目,将土地盘活起来。”水口村党支部书记黄少彪向记者介绍,村集体作为项目核心,负责项目土地流转、组织发动和收益监督管理;企业作为项目实施主体之一,负责项目耕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种养管理;农户作为参与者,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入,并可参与种养生产获取劳动报酬;帮扶单位负责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投入和销售保障。

  “在稻田养虾,需要在插秧后15天开始投放虾苗,并在收秧前将成熟的小龙虾打捞上来,一亩稻田大概可收获小龙虾100斤,有效实现了生态立体种养、稻虾效益双增的可持续发展局面,达到‘一田双丰收’,带领村民增收。”王广军说。

  赤凤镇水口村稻虾综合种养示范项目的实施,给全区撂荒土地复耕复垦复合利用、特色产业打造、村民增收等方面提供良好示范。当前,潮安区部分乡镇计划将结合部分乡村已有的民宿资源和文旅发展规划,整合打造“渔耕田趣”农旅体验园,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接下来,潮安区将严格落实保障粮食安全各项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将完成全区撂荒耕地复垦复耕工作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全区工作的重点任务,全面总结和运用好前阶段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持续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 黄琼(除署名外)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