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 >> 县区
湘桥区凤新街道大园村:一座乡村文化“大观园”
发布日期 : 2022-06-01 09:51:07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湘桥乡村故事

  湘桥区凤新街道大园村位于潮州大道北段以西,全村面积约0.29平方公里,人口约1500人,曾经是潮汕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原属潮安县枫溪镇,1992年划入湘桥区。走近大园村,你会发现,这个隐藏在闹市之中、看似不起眼的城中村,竟是一处充满传奇、令人惊喜的文化“大观园”——

  这里铭记历史,残垣断壁的子弹孔警醒世人勿忘国殇,砥砺奋进;这里人才济济,几乎家家户户都能“露两手”,村头随处一遇的村民,可能就是工艺美术陶瓷“大师”;这里潮曲悠悠、弦乐声声,铿锵磅礴的潮州大锣鼓奏响新生活的“交响乐”;这里的瓦窑在中秋之夜烧得火旺,寄托着人们的浓浓乡情、对美好生活的殷殷向往。

23081654045610876.jpg

大园村村民正在制作陶瓷人物。

  祠 见证军民齐心、英勇 抗敌历史的启兴公祠

  在大园村,有一株古朴的榕树,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依旧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古榕树下有一座启兴公祠,这里是北厢军民抗日斗争活动旧址,见证着大园村军民齐心、英勇抗敌的历史。

  1939年7月7日,潮汕青年抗日游击队正式成立,这是中共潮汕地区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组建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潮汕青年抗日游击队在保证党的领导及队伍独立性的前提下,接受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第九旅游击队”的番号,进行抗日游击战争,当年8月被派往北厢打游击。

  “北厢就是现在的莲云、竹围、田东、象头、大园、西塘、云梯一带。”据大园村党总支书记蔡永华介绍,游击队在北厢地区驻扎10余天,配合守军作战,四处出击取得“莲塘初捷”、云步村活捉日军伍长、“洋头侧击”等胜利,大大鼓舞了军民的抗日士气。

  在潮州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发动下,北厢群众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不断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当时,大园村民陈妙富、吴玉婵等自发组织了一个后勤服务组,在村里给游击队烧水做饭。

  1939年11月25日凌晨,近400名驻潮州城的日军登上城外前沿据点云里山和云梯山,准备向西塘、枫溪、大园一带进攻,遭到独九旅的顽强抵抗,日军死伤20多人。随后,敌人用敌机进行轰炸,莲云、田东在重重围攻下失守。

  这次战役之后,参加独九旅战工队的共产党员和青抗会会员,积极协助守军发动群众,在西塘和枫溪一带加强设防,独九旅驻军重新部署兵力。当时,大园村村民蔡绍元、蔡柳元等5人加入了独九旅进行抗日斗争。

  1940年1月2日至4日,日军汇集1000余人,配备3辆铁甲车,再度进犯大园、莲云、竹围和西塘等村。守军独九旅在当地群众的支持配合下,利用多层次防线、工事的有利地形作为掩护,打退了敌人几次进攻。

  1月2日,大园村遭到日军的两路进攻,驻守在启兴公祠的独九旅守军顽强抵抗。大园村民配合军队,从各个方向对付日军的猛烈进攻。当时,大园村民全村出动,挑桶送粥,救助伤员,全力支援独九旅守军。3日凌晨,敌军前后夹攻,再次向大园村进攻。独九旅守军奋勇拼搏,最终因寡不敌众无奈撤兵。

  独九旅守军将指挥所设在大园村里的大宗祠,因此,大园村成为日军重点攻击目标。这场战斗,以大园、西塘为中心,持续了三天三夜。当时,敌人在路过西塘时,一辆铁甲车被陷壕沟不能逃脱,守军利用日军企图救铁甲车的时机,精准射击,日寇死伤400多人。这场战斗是当时潮安抗日史上杀敌最多、让敌人损失最大的战役。

  如今,行走在大园村道上,尽管距离战火硝烟已过去了八十余年,但大园村仍能看出当年战火的痕迹——村道边残垣断壁上的弹痕清晰可辨,有的土墙里还嵌着锈迹斑斑的子弹头,启兴公祠外墙上布满子弹孔和用于射击的孔洞,大宗祠的嵌瓷厝角头当年被日本侵略者炸毁。

  在大园村,有一个特别的日子,村民们会在那一天祭拜当年抗日战争中的殉难者,提醒着大园村后人,勿忘那段用鲜血灌溉的沉痛历史。那一天,正是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8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屠杀大园村的日子。

  瓷 瓷塑艺人众多的 “工艺美术陶瓷之乡”

  潮州是“中国瓷都”,说到精美绝伦的潮州工艺美术陶瓷,就不得不提到大园村。

  “大园村人口约1500人,超过7成村民以陶瓷为生,有不少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师。”蔡永华说,传统工艺美术陶瓷是大园村的支柱产业,村里小孩从小耳濡目染父祖辈的瓷塑技艺,全村不论老小都会一点瓷塑手艺。

  大园瓷塑的精髓在于塑,即塑造,其艺术制作手法独特多样,运用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技法上有雕、塑、镂、捏、贴、刻、划、印、压等多种;装饰手法也丰富多彩。大园瓷塑以人物题材为主,有仙佛、仕女、儿童、戏曲人物、文人武将等。“福、禄、寿”等大型传统神话人物瓷塑是大园村民引以为傲的珍宝,大园村也因此被誉为“福星村”。

  创办于上世纪中叶的集体制大园瓷厂成为老一辈人学习瓷塑技艺的地方。在那一代人的努力下,大园瓷塑迎来了的辉煌时期。年过七旬的省级工艺美术师、大园村村民蔡映波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初,大园瓷塑一度供不应求,除了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广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地区客商的欢迎。瓷塑产业让村民看到致富的希望,他们纷纷“洗脚上田”,从事瓷塑生产加工。村干部说:“当年,大园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摩托车,经济状况良好。”

  经过近10年的爆发式发展后,大园瓷塑市场逐渐饱和,加上市场消费主体有一定局限性,到了上世纪末,大园瓷塑产业逐渐走下坡路,瓷塑师们纷纷转型。

  针对新的发展形势,大园村调整生产和经营思路,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瓷塑技艺进行改进和创新。经过探索,有的大园村民坚守传统,制作中小型手工瓷塑作品,在传统中创新,比如仕女像、花篮摆件等;有的转行做日用瓷,适当融入传统瓷塑技艺。

  如今,大园村充分发挥自身工艺美术陶瓷底蕴优势,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工艺美术陶瓷之乡”。工艺美术陶瓷对于大园村而言,不仅是经济产业的载体,也是当地乡风文明的外化,更成为文化兴村的期待。

  乐 弘扬潮州音乐文化的大园村潮乐团

  工艺瓷塑成就了大园村,近几年,让大园村村民引以为傲的还有2016年成立的大园村潮乐团。

  2016年,由大园村委牵头组织的“大园村潮乐团”正式成立,乐团前身便是大园锣鼓队。虽然组建的时间不长,但取得的成绩喜人,建团第二年便在潮州市2017年民间潮乐大赛中斩获金奖。

  据村干部介绍,这支潮乐团老少皆有,组建之时,年龄最小的队员只有11岁,年龄最长的指导老师有70多岁。大园村潮乐团在保留传统潮州音乐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舞台元素,更倾向于舞台化的表演。

  一首首气势豪迈、节奏明快的潮乐,展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的独特魅力,也充分展示了湘桥区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文化自信。

  窑 凝聚乡情、祈求平安的中秋烧瓦窑

  瓦窑高高砌起来,岁岁年年窑火红。中秋烧瓦窑的那一窑红火,照亮了人们对传统节日、对家乡的美好回忆。每年的中秋夜,大园村都会举办烧瓦窑活动,四乡六里的村民都赶来大园村看热闹,场面颇为壮观,可谓“万人空巷”。

  大园村的瓦窑由138层砖块和38层瓦片堆砌而成,高达10.8米,底座直径3.8米,由全村村民齐心协力搭建而成。每一块砖头、每一块瓦片,都凝聚着村民的团结。瓦窑底部用砖块砌,又紧又密;顶部用瓦片砌,透风透气,能把火焰收缩在上半部分,使得火往上烧,越烧越旺,火焰不会往底部烧或往旁边乱窜。

  在烧瓦窑之前,有一个独特的点火仪式——点火之前要鸣锣三声,带头人拿着火把蘸火油,将写着“开炉大吉”的瓦窑口捅破,代表瓦窑正式开炉点火。

  当瓦窑烧得通红明亮,村民们还不时往瓦窑撒盐、喷柴油,一串串火舌从瓦窑中吐出来,火星点点,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皓月当空,瓦窑通红,大园锣鼓队也演奏起来,鼓乐齐鸣,喜庆欢腾。红彤彤的瓦窑烧出了大园村民心中美好的祝愿与期盼,祈求日子红红火火,幸福安康。

  □ 文/本报记者 詹妙蓉 □ 图/本报记者 庄园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