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 >> 民生新闻
环境卫生整治需常态化
——部分镇村负责人谈环境卫生整治
发布日期 : 2015-04-09 09:51:00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建设美丽村居,镇村的相关负责人既是领头人,也是参与者。他们对于镇村面貌的改变有着最深切的体会,对于如何更好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也有着更多思考。日前,记者选取了在全市城乡环境大整治中具有代表性的意溪镇、龙湖镇鹳巢一村两个点,和镇村的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谈一谈村镇环境整治的思路,试图为其他镇村的整治行动提供借鉴。

  ●本期嘉宾

湘桥区意溪镇镇长陈银鹏

潮安区龙湖镇鹳巢一村党支部副书记林国群

  成效:

  整治后环境大为改观

  记者:在这一轮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你们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展如何?

  陈银鹏:我镇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投入环境卫生整治资金近200万元,出动人力1.3万人次,清理清运垃圾杂物1.2万吨,拆除废弃猪舍、老式公厕及违章搭建物800多处,整治乱摆摊设点500多个,新建农村垃圾收集点12个,新建公厕30多座。

  林国群:城乡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我们村共投入人力300多人次,机械设备80台次,资金4万元,清理卫生死角70处,清理沟渠1000米,清除垃圾100吨。

  记者:作为处在最基层的镇(村)干部,对于城乡环境卫生的感触是较为深刻的。在你们看来,整治前后,你们镇(村)的环境卫生有什么变化?

  陈银鹏:意溪镇一直以来群众都以务农为主,在农村环境卫生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陋习。在环境卫生整治前,有些地方杂草丛生,乱堆乱放、垃圾乱倾倒的现象严重,有些卫生死角积存垃圾较多,村民对池塘、沟渠垃圾漂浮现象也习以为常。经过近段时间的整治,全镇的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显著的改善,基本实现村庄道路平整畅通、整洁干净、环境优美。群众对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都称好,都说农村从没这样整洁过,并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

  林国群:要说整治前后的环境对比,那是很明显的。我们村大约有两成村民到外地打工、做生意,这个春节大伙回到村里,对村里的环境卫生给了很高的评价,感觉焕然一新。而一些经常住在村里的人,也感觉村里比以前干净了许多,卫生死角都清理了,路面的保洁力度也加大了,村道上基本看不到什么垃圾。

  记者:现在不少垃圾死角得到了有效清理,但群众也有疑

  惑,清理出来的垃圾哪里去了?在远离垃圾填埋场的地方,会不会是随便找个地方堆放,造成又一次污染?

  陈银鹏:2008年以前,我镇农村大部分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只是露天存放焚烧或简单填埋处理。2008年7月,我镇率先建成全区第一个垃圾压缩站。2012年1月,为解决垃圾压缩后“二次”污染问题,我镇投入15多万元,在镇压缩站配套空气除臭及污水处理系统,对垃圾压缩后产生的废气、废水进行除臭和净化。自垃圾压缩站建成后,我们开始在全镇推行垃圾袋装化,实行“户集、村收、镇转运”模式,把全镇的生活垃圾收集到压缩站进行压缩,然后全部转运到市垃圾填埋场处理。

  林国群: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村的垃圾处理在整个区是走在前列的。早在10多年前,我们村里就实行了垃圾袋装化,也建立了专门的保洁员队伍,还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将村里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集中送到镇里的垃圾压缩站进行处理。

  记者:为推动文明村居活动深入开展,市领导在每周周末用抽签方式对各村镇进行抽查,你们是否会觉得压力比较大?这对于环境卫生整治将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陈银鹏:压力肯定有,但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也是镇政府责无旁贷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民心工程。市领导以抽签方式对镇村环境卫生进行抽查,这对基层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将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通过检查,能让镇村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能促进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和落实。

  林国群:对我们村来说,其实压力并不是很大。因为我们的环境卫生工作一直是我们的常态工作,也开展得比较好,村容村貌都比较整洁,我们不是为了配合整治行动而整治,而是在日常中进行常态化的管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

  经验:

  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记者: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镇(村)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陈银鹏: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涉及面广、难度大,仅靠上级拨付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镇财政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但意溪是传统的农业镇,财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大部分村(居)的集体经济收入较低。对此,我镇将环境卫生整治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合理安排专款用于环境卫生整治;同时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及时调整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标准;引导各村(居)积极争取企业和社会热心人士捐资捐助,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垃圾收运处理经费,不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经费投入。通过上级、镇、村、户四级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长期有效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林国群:环境整治中经费的确是个难题。像我们村每个月环卫花销就要2万元。从3年前开始,我们村就尝试在居民的水费中收取一定比例的垃圾处理费,主要做法是每用一吨水就收取五毛钱的垃圾处理费,多用多收费,当时开了村民代表大会确定下来的。算起来,这一笔收费大约每月近万元,再加上一些乡贤的捐款和村集体收入的支出,来确保每月能够有足额环卫费用的投入。而沟渠等的清淤费用,则主要是村集体收入来承担。

  记者:在环境卫生的整治中,群众的力量是很重要的。如何才能发挥村民的积极性,让其参与到整治中来?

  陈银鹏:我镇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村民宣传引导。同时,引导各村把环境卫生整治保洁纳入村的“村规民约”之中,与铺户签订“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门前三包”协议,将环境卫生与村民利益相挂钩,变被动为主动,引导群众讲卫生、爱整洁;上门拜访在外乡贤乡亲,向他们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性和整治的显著成果,争取得到乡贤乡亲的大力支持,为全面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此外,我们还组织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成立卫生监督小组对村的卫生整治、保洁情况进行监督。

  林国群:我们村主要是发挥了“老人组”的带动作用,将村里的池塘按自然村落分给各个“老人组”负责,老人们每天都在村里巡查卫生,只要看到池塘里有什么垃圾,就会撑着小船去捡垃圾,也会组织村民将村里的沟渠淤泥清理掉。在他们的带动下,很多村民自觉定期清理门前屋后的沟渠,不乱丢垃圾,整体环境卫生素质都有所提高。

  今后:

  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记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回应了群众的关切,也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大家也担心这种行动会不会“一阵风”,“脏乱差”现象会不会反弹。对此你们怎么看?如何才能建立一个长效机制?

  陈银鹏:垃圾清运了,环境美化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保持的问题。因此,我们将着力在健全完善保洁机制上下工夫,包括如何结合村的实际雇用保洁员、如何合理划分保洁区域、如何对保洁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等,目前通过镇的引导,各村都进行有益的尝试。我们将通过不断的分析总结,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保洁工作机制并在全镇推广。

  林国群:我们村在环境卫生整治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机制,比如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每年固定两次的卫生大整治,老年人对池塘沟渠的承包等。我觉得,环境整治要做得好,关键在于把环境整治持久做下去,具体到我们村,就是将环境整治这些工作常态化,让村民养成爱护环境、参与整治的习惯,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 本报记者 李灿霞 蔡妙芝 

  总策划:江俊英 蔡楚标    总统筹:邢映纯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