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 >> 民生新闻
探秘饶平县所城镇600年“大城守御千户所”
明清海防重地如今别具风情
发布日期 : 2015-03-30 15:26:00 文章来源 : 中国新闻网


大城所的东城门。


▲大城所古街道。


城中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明清时期是操练士兵的较场。


 ▲位于大城所南门的六孔古井,如今仍被村民用来洗刷衣物。


这座双层建筑是大城所中保存下来的明代古驿站。

  饶平沿海有一座边陲小镇,她东临大埕,西靠黄冈、通潮州府城,南连柘林、遥望南澳岛,北接福建诏安,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古被视为海防军事重地。她就是所城镇。早在明代洪武年间,这里便设立了重要军事机构——“大城守御千户所”,屯兵抗击倭寇的侵扰。历经600多年沧桑变幻,时至今日,“大城所(简称)”作为所城镇所城社区一个自然村,依旧维持着原始的风姿意韵。城中三街六巷纵横交错,古民居、祠堂、庙宇目不暇给。尤其难得的是,城中仍居住着数千人口,逢年过节热闹非凡,并保留着游旱龙、吃鼎翻等传统习俗……目前,当地政府已向上级部门呈交了“中国传统村落”申报材料,希望让这座有着独特历史文化的村落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 文/本报记者 江马铎  □ 图/本报记者 黄春生

  三街六巷格局保存完好

  初春,本报记者在村干部杨远的带领下,走进了这座笼罩着神秘色彩的村落。今年62岁的杨远,长期从事当地历史文化研究,对“大城所”的来龙去脉十分熟悉。他告诉记者,“大城所”始建于明代洪武廿七年(1394),占地面积430亩,外城大致呈矩形,城垣周长643丈、高2.7丈、厚1.6丈,设东、西、南、北四门。

  由西门进入城中,眼前是一条石板街道,两侧商铺一间紧挨着一间,不时有小巷横穿左右,巷内分布着各式各样的民居。杨远说,“大城所”总体呈三街六巷格局,实际上大大小小的街巷共有23条。通往四门的直道交叉成“十”字形,交叉点即是整座城的中心点。古代这些区域商贾云集,不同方向的行当也有所区别。东门街多贩卖鱼虾活鲜,西门街是当铺和粮仓,南门街以粮食店为主,北门巷则专做柴草生意。

  如今,沿街不少商铺仍然开门营业,虽未再严格区分行当,但透过部分旧式门面,记者仍能够依稀感受到昔日的繁盛境况。

  古老民居爬满岁月印记

  在西门街的北侧,记者见到一条小巷,名叫“马石巷”,相传因巷口露出地面的半截石头而得名。巷中住户告诉记者,这块石头就是马石,原来摆放在地上,后因修砌路道才被掩埋。古时人们骑马出行,要利用马石垫脚,方便翻上高大的马背。

  马石巷西首一座传统民居,住着一户王姓人家。杨远介绍说,明代此宅的主人名叫王日秋,是一位“千户”,即统领1000军户的长官。凑巧的是,现在这户王姓人家,也有人在部队任职。

  穿梭于“大城所”的大街小巷,一处处古朴建筑接踵而来。南门街的许厝巷中,一座三进制式的民居,又吸引了记者的眼球。青砖灰瓦爬满岁月印记,后座斗拱上残存着几只潮州建筑中经典的“木瓜”。宅院中的年迈阿婆极是热情,招呼来访者四处参观。她说,这是她家祖屋,住户都姓许,屋子从来没有修缮过,现下已经相当破旧。不过杨远则告诉记者,许宅是城中现存较为完好的明代民居之一,修建者是明代城中一位许姓当铺掌柜。

  五湖四海姓氏聚集于此

  潮州地区的古村落,大都追奉同一位先祖,统一为一个姓氏。而“大城所”则姓氏众多,现今住户便有23个姓氏,并保留着林氏宗祠、刘氏宗祠、张氏宗祠、鸿江小宗祠、杨氏四房祠、郑氏宗祠、许氏宗祠等不同姓氏的祠堂。

  杨远介绍说,“大城所”东门外一带原来是海港,明代修建“大城所”,意为抗击倭寇、巩固海防。后因地理环境变化,海岸线外移数公里,清代康熙三年(1664)迁拆,不久重新修建。由于驻守官兵及眷属来自全国各地,加上五湖四海云集于此的商贾,发展到最盛时曾有36个姓氏。明清时期,当地祠堂文化十分兴盛,尤其清代中后期,城中祠堂工艺考究、富丽堂皇。现存的各座祠堂,仍不同程度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

  与祠堂相映成辉的,还有大大小小的庙宇。在杨远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城隍庙、五显庙、元天上帝庙、关圣帝庙、天后宫等十多座庙宇。据他介绍,其中7座“主庙”分别对应该村7社,部分庙宇同样保留着古老建筑风貌。

  明清抗击倭寇海防重地

  在“大城所”东南部,记者见到一处奇特的建筑,两层结构,古朴屋脊高出周围其他房屋。杨远告诉记者,这是城中的明代古驿站,在当时政治、军事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传递官府文书或军事情报人员中途食宿、换马的场所,印证了“大城所”当年的关键军事地位。

  杨远说,明代潮州近海共设置了4个千户所,其他三个为蓬州、海门和靖海,“大城所”是规格最大的一个,也是现存最完整的一个。“大城所”地处琉璃岭、尖峰山、小金山南麓,左右有凤髻山、马头山,把守闽入粤山道,面朝南海,掌控浙闽入粤航路,是明清东南沿海抗倭军事要地。

  据有关资料记载,“大城所”所处的东里半岛,是潮州府沿海咽喉门户,因此成为倭寇入侵潮州府必欲攻陷的军事目标。“大城所”管辖上里、高埕、大港、柘林四栅三十村,是当地抗倭指挥中心,一旦失守将威胁潮州府安全。是故,朝廷多次派员增援,如派大将戚继光、部将王凤山、都司傅应嘉、总兵俞大猷、闽参将张元勋、部属王如龙等前往杀倭平敌,留下了可歌哥泣的民族英雄故事。

  2002年,“大城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文化价值得到认可。杨远还告诉记者,目前当地政府已着手为“大城所”申报“中国传统村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德胤亲临“大城所”参观后,十分高兴地表示,这是他所见过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海防军事城堡之一,城防仍维持着明清建筑风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民俗

  游旱龙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潮州各地都有赛龙舟的习俗。而在大城所,人们却用另外一种方式欢度佳节——“游旱龙”。所谓游旱龙,就是抬着用纸和竹片糊成的“龙舟”,在陆地上穿街过巷游走。

  那么,大城所民众为何不办龙舟竞渡,而要采用游旱龙的方式呢?据当地人介绍,大城所面临大海,城外四周有护城河,相传古时城河通海,民众也会赛龙舟。但数百年历史变迁,城河年渐淤塞,龙舟竞渡不能维持。于是,人们改用竹片纸糊舟,转为在村中神游。每年五月初一至初六,几十民众抬着神像和龙舟,扮装各种戏出,锣鼓喧天,游走于城内各个角落。后来,当地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民众认为游旱龙带来吉祥,自此代代沿袭。

  杨远告诉记者,大城所艺人林之荣今年83岁,是所城扎纸龙舟第十五代传人,其祖先在福建莆田学来纸扎手艺。林之荣6岁开始就跟随父亲林庭户学扎龙舟、扎船模、编折绣球、做灯笼、糊楼阁等。如今,游旱龙习俗虽然兴盛,但纸扎手艺枯燥无味、难以用来谋生,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林之荣希望能将这门手艺传授给愿意学习的年轻人,让当地传统文化得到延续。

  吃鼎翻

  除了别具风情的游旱龙,每年端午节期间,大城所民众还有吃“鼎翻”的独特习俗。“鼎翻”又叫“麦熟”,是一种用平鼎煎制的薄饼,卷入猪肉丝、虾仁、香菇等配料后食用。这种习俗又有什么典故呢?

  杨远介绍说,明代大城所官兵来自五湖四海,其中北方来的军士居多。北方人喜欢将面粉煎成薄饼,卷大葱、蒜以食用。因此,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除包粽子外,还会吃这种北方薄饼。另外,薄饼卷葱蒜,也是当时的战备干粮。

  随着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北方薄饼卷葱蒜的吃法,在大城所也得到了发扬。杨远说,北方人煎制的饼较厚,聪明的当地人将其“改良”,煎成薄片,食用时还卷入猪肉、豆腐干、豆芽等,吃起来又香又不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现在人们的吃法又有不同。从市场买回鼎翻皮,炒猪肉丝、蛋丝、虾米或鲜虾等,用咸酸梅、冰糖、面粉加豆油、猪油、芝麻粉、五香粉制成浆料,备白糖、花生末、辣椒粉。食用时先取鼎翻皮,摊平于盘子上,浇浆料,撒糖豆粉,夹菜放置其中卷好,这样吃起来更为丰富多味。

  ◆趣闻

  风吹不进的龙尾王庙

  探访大城所过程中,记者发现,位于东门街头、正对着东城门的龙尾王庙,格外为当地民众所津津乐道。一位正在庙中祭拜的阿婆告诉记者,这座庙非常有意思,无论四周刮多大的风,到了庙前香炉处,便感觉不到半点风,焚香点烛丝毫不受影响。

  其时东门内外轻风拂面、十分凉爽,城门上方的树枝微微摇摆。记者尝试走到庙前香炉处,果然只一炉之隔便大为不同。阿婆用打火机点燃香烛时,火苗几乎没有摇曳。而走到庙内,更加是一丝风动都觉察不到。

  据杨远介绍,龙尾王庙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00余平方米,供奉着何野云仙师。相传何野云是元末起义军陈友谅的军师,后来,陈友谅兵败,何野云为避过朱元璋军队追杀,化妆成乞丐,向潮汕一带逃亡。

  至于为何龙尾王庙里里外外风吹不透,目前当地还没有人能够给出解释,这也给大城所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