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 >> 民生新闻
潮州人的韩木情
发布日期 : 2015-03-19 10:34:51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由热心市民合力制成的橡木古琴。 本报记者 陈宏文 摄

昨天上午,摄影爱好者争相拍下韩祠橡木开花的景象。 本报记者 陈宏文 摄

  “韩祠橡木”是潮州著名的八景之一,“橡木”在潮州也称“韩木”,自其在潮州种植就与韩愈联系在一起,被赋予了诸多内涵,其花开之繁稀,更曾被视为是年地方科名盛衰的征兆。唐代至今,经1000多年沧桑,历经繁盛、干枯再到重植,韩祠橡木几经枯荣,在潮州人心中留下了难以割舍的韩木情缘。昨天,首届“韩祠橡木花会”召开,这是潮州崇韩情结的延续。本期视点,我们采访了潮州文史专家曾楚楠、韩愈纪念馆馆长李春、民间文物保护热心人士以及民间摄影爱好者与韩木的故事,呈现——

  □ 讲述

  文史专家曾楚楠:

  潮州人的韩木情历经千年未消减

  本报记者 蔡妙芝

  今年春来得早,位于笔架山麓的韩文公祠橡木园中,30来株50多年到150多年的橡树上很早就挂满一簇簇繁花。一串串垂下来的花儿,或绿或红或白,春日柔和的阳光给这些橡木花,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光辉。

  “很长一段时间,橡木存活在潮州人的美好记忆中,对橡木的情缘,其实就是潮州人的崇韩情结。”在潮州文史专家曾楚楠看来,唐代韩愈被贬潮州以来,历代潮州人就对韩祠橡木有着特殊的情感,这一份情缘虽历经千年却仍然不见消减。

  韩祠橡木曾是“科考神树”

  据曾楚楠介绍,现可查考关于橡木最早的记载,是南宋王大宝所写的《韩木赞》。其中,关于韩木的描述有这样的句子:“亭隅有木,虬干鳞文,叶长而傍棱,耆老相传公所植也,人无识其名,故曰韩木。”可以得知,韩愈在潮州种下的橡树,被潮州人称为“韩木”。韩祠橡树从此与韩愈密切相关,成为潮州人崇韩的符号。

  宋代韩木生长繁盛,民间对其有“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之说。相传韩木开花的繁稀,预示着潮州士子登第人数的多寡。“王大宝在《韩木赞》中对这个传说进行新的解读,他说,潮州当地学风好,士子们的成绩斐然可观,人们感念韩愈的功绩,对韩木加倍爱护,所以橡木花开得繁盛,如果荒废学业,寄希望于韩木呈瑞,是荒唐的。”曾楚楠对《韩木赞》评价很高,在他看来,当年的王大宝能切中韩木被赋予的真正内涵,颇有见地。

  到清代初年,由于年代久远或受到兵焚等原因,橡木开始出现衰老情况。大约在清乾隆年间,韩木枯死。清代嘉庆年间,大埔李明经(贡生别称)将橡木的树干制成韩愈头像,想存放在韩山书院书楼中,却因各种原因未成,韩公木像最终不知所在。

  远赴河南引来橡木栽种

  嘉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韩祠橡木只存在于文人墨客的口中,只存在于潮州人美好的回忆中。“一直到上个世纪,韩祠橡木都是有名无实的。”韩文公祠重新修建后,曾楚楠是第一任的馆长,很熟悉韩祠橡木的历史,也很关注韩祠橡木的栽种。

  1999年的春节,在河南郑州大学当教授的潮州人饶冠树来韩文公祠参观。参加接待的李春,向饶冠树打听河南是否有橡木。饶冠树当即表示会尽力提供帮助,并通过古籍记载找到相符的橡木,当年冬天就给韩文公祠寄来一盒橡木种子。2000年春天,栽下的橡木种子发了芽冒出枝叶,后来,其中一棵栽种在韩文公祠正门的右侧。经过一段时间的种植,发现橡木对潮州气候适应良好,工作人员有了移植橡木到潮州的打算。2003年,韩愈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远赴韩愈的故乡河南进行考察,先后往返几次,在当地深山里选定了30多株树龄在50年到150年间的野生橡树,对其进行特殊养护。2011年,韩文公祠橡木园建成,隔年春天,工作人员将那30来株橡树移植到园中。“至此终于改变了韩文公祠橡树‘独生子’的情况,韩祠橡木名副其实了。”曾楚楠开玩笑地说。得知消息的饶宗颐先生,欣然手写了王大宝的《韩木赞》赠给韩文公祠,摹刻后的巨幅幕墙立在了橡木园中。

  韩木情本质是崇韩情结

  时隔数百年,橡树再次重现韩文公祠,“橡木开花”也成为潮州民众关注的盛况。虽然几经荣枯,但在潮州人心目中,不变的便是关于韩祠橡木的情缘,用曾楚楠的话说,那就是一种崇韩情结。

  对韩愈的生平、作品进行过深入研究,曾楚楠认为即便是在今天,韩愈精神依旧值得我们学习,崇韩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韩愈身上那种敢于仗义执言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其身上最值得人敬佩的精神;韩愈在潮州一月不到便祭鳄驱鳄,那种为民办事追求高效的作风值得点赞;韩愈兴学并起用本地人主治文教事业,对潮州当地发展的贡献最大;韩愈勤政廉政的官风、官德是潮州历代为官者的典范。2011年,韩文公祠列入全国首批廉政教育基地。广东仅有两个地方位列其中。

  “今年第一次举办的橡木花会上,有民间人士用枯死的橡木制作成古琴,并赠送给韩文公祠,这和当年李明经用橡木制作韩愈头像的意义一样,用文物保护文物的方式,延续民间的崇韩情缘。而这一次橡木花会的召开,恢复了优良的文化传统,重拾潮人的美好记忆,也让人看到文教事业雄风再振的希望。”曾楚楠建议,橡木花会应该办成一种全民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韩木,了解韩愈,并从韩愈的精神中汲取到更多的精神养分。

    □ 故事

  热心市民合力制成橡木古琴捐赠韩祠

  一棵枯死橡木在琴音中“复活”

  本报记者 江马铎    

    在昨天的2015韩祠橡木花会上,人们见到了一台古朴的木琴,上面雕刻着精美图案,并配搭有玉雕套件。这是热心市民赵荣锐、余旭东、陈培臣和张永平联名捐赠给韩文公祠的橡木古琴。

  谈到这台橡木古琴的故事,赵荣锐说,里面蕴含着潮州市民深刻的韩愈情结。

  赵荣锐是一位白蚁防治工程师,去年1月中旬,他在韩文公祠进行蚁害预防工作时,意外发现一棵因水土不服枯死的橡木。“树干大约四五米长,直径25到30公分。”赵荣锐说,取得韩祠方面同意后,他把这棵枯死的橡木搬走,原本打算制成标本用来研究。

  “韩祠橡木”是潮州八景之一,更是许多潮州人心中的骄傲。看着这棵枯死的橡木,赵荣锐觉得十分可惜。他突发灵感,何不将木头雕琢成器,让它重获新生?萌发了这个念头,赵荣锐开始细细构思,他决定请师傅将橡木制作成一台古琴,再捐赠给韩文公祠收藏。“古琴能够发出美妙的声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比较有代表性。”

  于是,赵荣锐找到专门制作古琴的余旭东老师,说明自己“复活”这棵橡木的心愿和计划。赵荣锐告诉记者,当时余旭东非常高兴,表示愿意义务制作这台古琴,分文不收。一个半月后,琴身制作完成,赵荣锐又找到木雕大师陈培臣,给琴身雕刻祥云、梅花等图案,同时请玉雕师傅张永平制作雁足、轸子等套件。陈培臣、张永平得知这台古琴取材韩祠橡木,并将要捐赠给韩祠,都十分乐意义务对古琴进行修饰、完善。

  今年2月底,古琴的琴身终于正式完工,赵荣锐来到余旭东处,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安装琴弦。少顷,七根琴弦安装完毕,余旭东手指轻弹,“铮”的一声,橡木古琴发出了它的第一个音符。赵荣锐心情激动,他认为这是一声“福音”,让一棵本已枯死的橡木获得第二次生命。

  随后,赵荣锐还请周乐勤老师,将剩余的橡木树头雕刻成韩愈塑像,以及一对古代书卷造型。如今,橡木韩愈像、书卷也与橡木古琴一道,被收藏在韩文公祠中,成为韩祠橡木另一种方式的展示。

  韩木花开,古琴增色。赵荣锐说,“韩祠橡木”不仅是一处知名景点,同时代表了潮州独特的韩愈文化。制作、捐赠这台橡木古琴,完成了他和几位朋友共同的心愿,表达了他们对韩愈的崇敬和对韩木的眷恋。

  摄影人陈友群:

  用图像记录橡木

  本报记者 龙兰    

  今年50多岁的陈友群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就听说过潮州八景之一“韩祠橡木”,但每每来到韩文公祠游玩,心里都会纳闷为何没有橡木呢 ?“今年终于亲眼见到橡木开花啦!”陈友群兴奋地说,前几天,他听闻橡木开花了,便赶紧带上相机,来到韩文公祠。

  “睹木思人,见到橡木,就想起了韩公。”陈友群说,潮州人是因为韩愈而认识橡木的,作为一个摄影人,他觉得更应该将橡木记录下来。为了更好地拍摄,他还向韩文公祠的工作人员请教,详细地了解橡木花的特点。“橡木花并不像我们平常见到的那样——一朵一朵的,它的花非常小,团簇在一起形成了一串一串的花穗。花的颜色有红的、白的、绿的,非常有趣。”陈友群兴致勃勃地展示他拍摄后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图片,记者看到,他用特写镜头捕捉橡木花的细节,充分展现出花的美态。“自古都说橡木开花是吉祥之兆,花开得越繁茂,预示潮州士子登第人数越多。今年的花开得这么美,相信这也预示着咱们潮州会越来越兴旺!”陈友群高兴地说。

  他还建议,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建设一个“橡木展览馆”,制作橡木的模型、将橡木花制成干花等,用技术手段定格橡木花的美丽,“这样游客即使错过了花期,也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认识和了解橡木。”

  □ 展望

  韩愈纪念馆馆长李春:

  将文化融入旅游打造品牌

  本报记者 龙兰      

  “潮州人对橡木、对韩愈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韩愈纪念馆馆长李春告诉记者,去年3月橡木第一次开花后,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今年春节花儿刚开,市民又是一波接着一波,对寓意祥瑞的橡木甚是喜爱,同时也表达着他们对韩愈的崇敬缅怀之情。

  李春说,“韩祠橡木”本是潮州八景之一,但后来“只见韩祠,不见橡木”。如今,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橡木再次开花,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韩祠橡木花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我们将把韩愈文化融入旅游当中,打造成一个响亮的品牌。”李春说,关注“韩祠橡木”不应当仅仅只是欣赏橡木的美景,更重要的是挖掘和了解韩愈的故事,因为他作为一个文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在历史上具有突出的贡献,被贬潮州期间更是切切实实办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为当地人所景仰,使得“潮州山水皆姓韩”。

  李春表示,将争取以后每年都举办一次橡木花会,通过“文化旅游节”的形式,把韩祠橡木的文化宣扬推广出去,使文化成为旅游当中的灵魂,提升城市的品味,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到潮州,来到韩文公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韩祠提供)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90017 粤ICP备13030909号-1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