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详细
书法的俗与不俗
2021-09-19 10:20:53 来源 : 潮州日报

  □ 蔡向上

  书法有俗与不俗之说,但俗与不俗,见仁见智,很难界定。通常说来,俗的书法,为有一定传统味道但比较普通的书法。丑怪一路,偏离传统,立异标新,更是俗中之俗;守传统、走大道、有特色有格调有品位的书法,方是不俗的书法。不俗的书法,或因笔法,或因结体,或因精神,或因章法……多种多样,任人发挥。书法文化悠远独特,古往今来,不俗的书法不少也不多。

  作书者欲求不俗,欣赏者多望看到不俗,都是审美追求,利于审美进步。可书法的不俗在哪里来,古人已作了榜样:在苦练、在博学、在阅历,书内书外,心追手摹,心悟手出,如此,方有不俗之作。非通人志士,很难免俗;欣赏者要识别“不俗”,也须功夫,要练就不俗的眼力,不然,“俗眼不知字病”,看到的“不俗”,也可能是俗的。在这个意义上,欣赏者同样要苦练、要博学、要阅历。

  诚然,书者无不希望拿出不俗的书作,但是不少人不知道如何拿出“不俗”,于是千奇百怪:“吼书”来了,“乱书”来了,“盲书”来了,“射书”来了……抑或他们认为用了不俗的形式就能写出不俗的书法,抑或认为有人喝彩了就一定是不俗之作……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很不应该。

  某一“大师”,他的书法本来就俗,堆墨成线,扭捏作态,还大言“清新”“俊逸”,达到了什么什么水平。书俗本来可以原谅,因为俗书本来就多。人俗至此境地,哪能不招来骂声?即便有一大批俗客为之高呼拥戴,更坠俗流。

  某一“大师”,以创新为名,把他的俗书称作“艺术书法”,真是苦心之至。书法本来就是艺术,很高雅的艺术,何必言“艺术书法”。走不下去,俗就俗吧,冠上什么样的名称,都难掩其俗。

  ……

  衣袋里有了几个铜钱,自我知足是可以的,却要“振衣作响”,恐人不知,这就俗了;本来就不穷,也用不着走街闯巷兜卖,却还手持货品,弄用花招,满街吆喝,就沦为小贩了。

  把俗当成不俗,这是人的观念和认知层次问题,可以理解包容。把无比优美的汉字无原则地夸张变形、制造病态,把丑当美,践踏传统,忘了祖宗,就不是俗与不俗的问题,是建设与破坏的问题了!

  人可以欺骗书法,书法却不会欺骗人。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但线条艺术不等同于书法。书法需要技法,但技法不是书法的全部。书法艺术有其独特内在逻辑,但书法怎么弄是人的事。人具有极大的能动性,但一笔下去,一字既成,一幅既就,人是什么人,处于什么状态,胸中有没有渣滓,只要是庸俗、媚俗、恶俗之作,躲不过人的眼睛。当然俗眼除外。

  客观来讲,俗书不乏美的存在,俗书还非小众。从文化的功能来说,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俗书还很宝贵,关乎人的文化生活需要,关乎对汉字的爱。只要不玩弄花招、不装腔作势、不玷污传统、不误导后来者,有益于人的精神成长、有利于丰富人的文化生活的俗书仍应大力提倡,特别是在电子产品越来越先进的当前和今后。

  书法是一棵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的花木,根扎得越实,书法就越有品质。有品质的书法,只有美没有丑,只有善没有恶,只有真没有假。真善美具足,其共生共荣造就的气质就有魅力了。

  坚持写好字练好书法是一种难得的爱好,即便俗了,也没关系,因为俗是不俗的前路,质的飞跃需要量的积累。要相信,守住传统,苦练了,学多了,书内书外的功夫到家了,心性明现了,对美的认知丰盈了,俗可以变为不俗。

  黄宾虹说:“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许多书家便是在不断磨炼、丰富学养、升华灵魂中破俗突围走过来的,在落俗、知俗、悟俗、治俗的过程中跨进不俗的。当书作有了不俗的气象时,其人也必然不俗。

  说到底,俗也好不俗也好,书法的学习和创作如能达到温润人、提升人、塑造人的目的,其意义就在了。当然,能写出不俗之作,让书者赏者同享共乐就更好了。很认同这一句话:书法和玉一样,人养字,字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