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详细
刘昉书迹考略
2021-09-12 10:03:15 来源 : 潮州日报

  □ 刘界书

  一、引言

  在潮州淡浮院的“中国历代书法碑林”,有一幅宋·刘昉跋唐人《诰命残卷》的石刻。该书法作品原件现收藏在南京博物院,曾被书法界的人士称为“岭南传世最早墨迹”之一。跋文如下:

  晋范宣子叙其家世,自虞、夏、商、周,迄晋之主盟,保姓受氏,以为不朽。而鲁穆叔难之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是之谓不朽。”本朝范氏如文正、忠宣,盛德伟烈,忠言嘉谟,既卓然不可企及,而传系之远又如此,则二子所谓不朽者兼得之矣。呜呼,盛哉!绍兴壬戌中元日,揭阳刘昉谨题。

  这幅南宋时期刘昉题写的跋,全称叫做《唐·范隋氏懿宗诰命卷跋》,简称为刘昉跋唐人《诰命残卷》。初发现时,热闹了好一阵。经书法界研讨论证,初步认定这幅行楷书是迄今存世的最早岭南古代文人书法之一。

  作为刘昉后人,我最关心的是:文字内容有什么历史价值?我先祖刘昉题写这幅书法的历史时期,是什么身份?刘昉与《诰命残卷》主人即范家后人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如果找到答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宋代文人之间的互动,为刘昉生平某些事迹找到印证材料,为以后的研究拓展新的思路。

  二、文字内容及其历史价值初探

  (一)文体说明

  “诰命”又称“诰书”“诰身”或“告身”,是皇帝封赠、任命官员的证明文书。

  跋,是一种文体,写在书籍、文章或书画作品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或与成书成画有关的情况,即后记。

  南宋的文人特别喜欢在有历史文物价值的纸质材料上面题写跋言。这幅唐代的《诰命残卷》,原文件是唐懿宗十一年(870年)任命范隋为浙江丽水县丞的文书。

  (二)涉及的历史人物

  范隋,其人虽名不见经传,但在北宋年间其后代(五世孙和六世孙)出了两位著名的忠臣——范仲淹、范纯仁父子,因此这个“诰身”,便倍受范家后人重视,以为传家之宝。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八月,时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范正国(范隋的七世孙、范仲淹的孙,范纯仁的子)将已残缺的《唐·范隋氏懿宗诰命》重新装裱,并正书作跋,挂于官舍。此后,范正国陆续邀请当时的俊彦名流为这幅《诰命残卷》题跋。九年后的绍兴十二年(1142年),刘昉也受邀,欣然命笔题写了此跋。

  再后来,这个《诰命残卷》历经宋、元、明、清以至民国,先后有数十位名人题跋,其中宋代名家就有十九位,刘昉是其中之一。

  刘昉(?-1150年),字方明,潮州府海阳县(今属潮州市湘桥区)人,潮州前八贤之一刘允的长子。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因官至龙图阁学士,民间尊称为“刘龙图”。在潮州,有关“刘龙图”的传说甚多,有的已神话化。刘昉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涯,先后共做过十多个官职。他忠诚尽职,爱民如子,深得重用,屡获晋升。中途因为力主抗金,不附和议,曾被罢职。后再获任用,于绍兴二十年(1150年)病逝于知潭州任上。宋高宗皇帝曾亲撰挽联,并赐葬家乡潮州桃坑(现为湘桥区桥东街道东湖社区)。刘昉墓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劝课农桑、乞免民赋、保护文物等斐然政绩之外,刘昉于镇抚之暇,收集儿科秘方编成《幼幼新书》,该书800多年来解救了无数幼儿于病痛苦海,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刘昉因此被中医界誉为“岭南儿科鼻祖”。

  (三)文字内容的解读

  本跋文字内容,主要是刘昉盛赞范氏功德,特别是为范仲淹、范纯仁父子的人生境界喝彩点赞,称其已达“不朽”之列。

  起笔之句是一个历史典故。据《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公元前549年,鲁国穆叔(即叔孙豹)到晋国,晋国名臣范宣子出迎。范宣子问穆叔古人所谓“死而不朽”之意,穆叔缄默不答。范宣子便举出他们范家“世代为官受禄”的例子,认为自己宗氏簪缨世继、绵延不绝,就是所谓的“不朽”。穆叔随即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他针对范宣子认为“世禄”就是“不朽”的想法提出了批评意见。

  刘昉借穆叔之口说出“世禄”与“不朽”的区别之后,笔锋一转,写道“本朝范氏如文正、忠宣,盛德伟烈,忠言嘉谟,既卓然不可企及,而传系之远又如此,则二子所谓不朽者兼得之矣。”句中的“文正”“忠宣”即范仲淹、范纯仁父子,也就是《范隋诰身》中范隋的第五、第六世孙。这句话的意思是,范家到了北宋的范仲淹、范纯仁父子,就不单单是“世禄”之家了,特别是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的范仲淹,其立德、立功、立言皆达到“虽久不废”的境界,范氏家族因他们父子而成为“不朽”!

  三、为什么给范家题跋?

  (一)刘范本是一家人

  刘姓源自尧帝时期,陶唐氏第九子源明,受封于刘(今山西省洪洞县),以邑为姓。源明第63世孙刘士会(东周时期),为晋大夫,食邑于范(今山东范县),其长子刘士燮,袭爵食邑于范,称范文子,为范姓始祖。后来,刘士会移居丰沛(今江苏沛县),其在丰沛的子孙,继续以刘为姓。所以刘、范两姓实为同宗,后世一直流传“如遵周礼,刘范不宜结婚”的说法。

  一直到现今,在范姓聚居地,还有“先刘后范”的说法。在广东省陆河县田心坝黄埔寨,就广泛流传这种说法,凡姓刘的人到寨里串亲访友,范姓的主人均以叔辈相称。那里范氏祠堂对联,写着“晋卿世泽,宋宰家声”,晋卿指刘士会,宋宰指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当地范氏把他当作祖宗,这个不用解释。可是晋卿刘士会呢?恐怕没有比“刘范同祖”的传说能更合理解释这副对联的了。

  (二)落款时间提示刘昉与范家有交集

  本跋落款“绍兴壬戌中元日”,即绍兴十二年(1142年)农历七月十五。农历七月十五是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中元节”。宋朝的“中元节”可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全国放假三天(即农历七月十四、十五、十六),道教的地官生日,佛教的盂兰盆节,儒家祭拜祖先都在这三天进行。因三教的祭祀都与故去灵魂有关,民间把“中元节”说成“鬼节”,有烧纸船、放莲灯等消灾祈福活动。但一些胆大不怕鬼的文人墨客,趁三天小长假,筹办起笔会。他们或登楼望月,或泛舟江河追逐莲灯,饮酒吹箫,吟诗作赋,其中不乏精品名作,如(1082年)苏轼的《前赤壁赋》就是“七月既望”(七月十六)写就的。所以,刘昉于“中元节”题跋,极有可能受邀参加某场笔会,于谈兴之余而题写之。

  在题跋的绍兴十二年(1142年)及前后,刘昉在官场状态如何?历史背景又是怎么样的呢?

95651631407473846.jpg

饶宗颐为刘昉撰写的传记,原篇名“刘龙图昉”。

  据饶宗颐于民国三十六年撰《刘龙图昉传》记述,刘昉于“绍兴十年,试太常少卿。……以不附和议,为何铸所劾,罢职。起为荆湖转运副使,擢直秘阁,知虔州。十三年移知潭州。”即是说,题跋的时间节点,是在“试太常少卿”之后,“移知潭州”之前。

  这个时期的刘昉,经历了人生的最大波折!他因不附和议,被弹劾和罢职,然后又重获启用。

  我大胆推测:刘昉题写此跋的时间,就是重获启用后任荆湖转运副使之时。

  原因是,这时《诰命残卷》的主人范正国,正在荆湖转运使任上!

  历史就是这么神奇,原来刘昉被罢职后重获启用,刚刚好与范正国同事,分别担任荆湖转运使的副职和正职。

  所以,副职给正职的祖传宝贝题跋,也就顺理成章了。

  再加上“刘范同祖”的血缘关系,可推测出当时刘昉是欣然应诺,并且略一思考后就奋笔疾书,一气呵成!

  (三)其他历史背景材料

  据宋史载,绍兴九年(1139年)南宋高宗皇帝启用宰相秦桧。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毁约,兀术分四路南侵,河南、陕西各地不战而下。六月,金攻顺昌,为宋将刘錡击败;攻石璧寨,为吴璘军所败;攻京西,为岳飞所败;攻淮东,韩世忠击败之。闰六月,岳飞军破金军于颍昌府,克淮宁府,张浚军克亳州,韩世忠克海州。七月,岳飞军克西京,又屡败金兵于郾城、小商桥至朱仙镇。诏岳飞班师。收复诸城皆失……宋秦桧主和,尽罢诸军。

  即是说,绍兴十年(1140年)这一年在抗金接连大捷、已经收复大批失地的大好形势下,竟然“主和派”占了上风,皇帝下诏召前线将士收兵,令原来收复的城池再度失陷。“主战派”的武将陆续遭罢职,朝中不附和议的文官,包括名臣李弥逊、刘昉等成批被罢职!

  后人看到这段历史,都气到吐血!!!

  四、落款署名及其说明

  落款署名“揭阳刘昉谨题”,为什么不是“潮州刘昉”或是“海阳刘昉”?原来,宋朝文人喜好落款写古地郡望,此处的“揭阳”,是指古揭阳,其辖境包括现在的潮州、汕头、揭阳、梅州的大部分和福建的几个县,即粤东+闽南局部。

  刘昉在其他书法落款,有时也自称“潮阳刘昉”。如《八桂堂题名》和《宋·刘方明重游还珠洞题名》都自称“潮阳刘昉”。把“潮州”称为“潮阳”,这与韩愈被贬至潮州,写下“夕贬潮阳路八千”之句,道理相同。

  在南京博物院珍藏的刘昉书迹,右竖行还露出前一位题跋者的落款“绍兴辛酉中冬八日秦国吴升之谨题”。“绍兴辛酉”是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中冬”指农历十一月,“秦国”指“陕西和甘肃部分地区”,南宋时期的落款,地址却用一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再次证实当时的文人喜欢用古地郡望作自我介绍的习惯。

  所以,今后在史料中,凡是看到“潮阳刘昉”“揭阳刘昉”“刘昉方明”“刘方明”“刘旦”(宋高宗御赐名),“刘龙图昉”,统统都是指这个潮州府海阳县的刘昉。

22811631407473862.jpg

 现收藏在南京博物院的刘昉跋唐人《诰命残卷》

  稍带一提的是,在潮州淡浮院书法碑林中,这幅刘昉跋唐人《诰命残卷》的碑石下方标签,文字说明中有两处值得商榷。

  其一是刘昉的字,是“方明”,不是“文明”。

  其二是刘昉的官,是龙图阁学士,中间没有“直”字。

  五、刘昉的其他书迹

  (一)书法作品——《祥云寺行记》

  《祥云寺行记》,其原件现藏于台北“中央图书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东津刘氏一位宗亲(台湾老兵)拍照复印后带回来,现收录在刘宗仁编的广东潮州东津龙图公衍派《刘氏族谱》。

  (二)在广西桂林与刘昉有关的几处石刻

  以下辑录几处在广西桂林与刘昉有关的石刻文字内容,以供后考。

  1、宋·刘方明、张渊道雉山题名

  潮阳刘方明,自蜀还乡,道经桂林,驾舟东下,帅府张公渊道,饮饯于雉山。

  2、《宋·刘方明还珠洞题名》

  方明以戊辰六月念八日登舟东归,翌日解缆泊雉山,又翌日闻命复帅湖南,遂还八桂,辞不获,命改辕而北,以十月二日启程赴镇,是用再勒石于前题之左方。

  3、《宋·刘方明重游还珠洞题名》

  潮阳刘方明,自蜀还乡,寓八桂堂,治舟伏波山下,追念昔为儿童时,侍先子官于此邦,始至于政和乙未之秋,而去其以重和己亥之春,今三十年,犹如一梦,感叹之余,因识崖壁,以使后有考焉。男汶、渭、溱,孙男驹哥、骥哥、鸾哥、鹏哥、鸿哥,外孙叶骐哥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