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详细
流离颠沛与家国情怀——解读王显诏的《二辟山庄图》
2021-07-04 10:07:21 来源 : 潮州日报


  1939年潮州城沦陷,为避日寇蹂躏,画家王显诏先生从潮州城携家眷到乡下避难,辗转到了凤凰山区。一路流离颠簸,苦不堪言。即便如此,他仍不忘祖国大好河山,以吟诗作画解愁闷,以艺术传达心声。

  这幅《二辟山庄图》就是先生当年避难时所作。

  画面上,高松杂树,郁郁葱葱,峰峦层叠,云雾笼罩,路道崎岖,居舍掩映其间。全图用高远构图法,置景繁密,密中有疏,左右顾盼。笔法细劲秀润,枯润兼施;气势雄伟浑厚,古雅中渊含新意。画中诗书画印俱佳,特别是用潇洒秀丽的章草题写长跋,又题诗六首,古雅超逸,更显特色。充分地体现了王显诏作为一个画家、书法家、诗人、篆刻家的全面修养,确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画家用隶书题写画题:《二辟山庄图》,“二辟(避)”是避乱和避暑之意。除题跋外,再一连题诗六首,补充和深化作品意境,借以表达画家的情感、抒发个性、强化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诗一,诗人叙说离乡背井逃避战乱,“寂寂山中梦自惊”。自愧不能像英雄横着长茅,上阵杀敌,匡时救世,不知“消息何年复旧京”,惟有苦叹息!

  诗二,虽寄寓在万绿丛中,但念及国土被侵,仍忧愁苦恨,唯借烟茶诗画以排遣。偶有访客,开门相对总是泪如泉涌。寓感时伤世之慨:“患难空山谁为伴,相呼对榻白云边”。

  诗三,表达诗人在寄居地,岁月流逝,又添了几多白发,“梦远山长鸥客里,流云千载尽愁余”。诗的意境超脱,襟怀坦荡。

  诗四,抒写避难他乡,盼云开雾散,劫难早日结束。养浩然之气,期待“振衣直上万松顶,枕石眠云傲烈侯。”

  诗五,赞叹凤凰山色“诗里画图画里诗”,虽对山居消悠生活眷恋,但盼“他日贼氛归扫荡,年年遣春深情漪。”一种对家乡、对祖国大好河山挚爱之情溢于言表。

  诗六,抒发避难生活之艰辛,“恰余客独供肴食 ”,“桂节拣屐乞虚市,蔬笋筠篮日几回。”既寓亡国之痛,又励自家节操,十分感人。

  纵观《二辟山庄图》所题跋及六首诗,生动地描写作者携家带口为避战的种种艰辛情景,赞叹家山美如画,期盼早日收复祖国河山,抒发一个有民族节气的文人画家,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六首诗,“不落俗套,将画转为诗境,诗中充满画意……诗与画可谓“珠联璧合,无上妙品”(黄舜生:《王显诏题画诗赏析》)。

  王显诏(1902—1973年),潮州市人。1923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科,同年回潮州任教于省立韩山师范学校,教美术、音乐和文史,兼金山中学教员。生前曾为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潮安县第一、二、三届委员、潮安县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广东省分会理事。

  先生早年就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画家,1929年,他的国画《潮州八景》入选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受到评委的盛赞。1932年岀版《王显诏山水画集》,章炳麟、胡汉民、于右仼、叶恭绰、蒋梦麟、刘海粟、陈树人、马叙伦、冯友兰、林风眠等100名海内外名流为之题咏。1937年作品再次入选全国美展。由于先生才华横溢,不久受北大校长蔡元培邀请参加其组织的“中国画研究会”。在伦敦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他的国画《八哥》及“行书”两条幅参加展岀,并刊于展览会专辑上。1947年,他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举办个人画展,好评如潮。

  先生的艺事活动和实践是多方面的。除了国画外,他对书法、诗词、篆刻、音乐、艺术评论、文物均有研究,硕果累累。岀版有《王显诏铁笔》、《篆刻留痕图》和《缵槐堂题画诗钞》等。2010岀版的《百年中国美术经典文库》论文集,收录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艺术的民族本质》等两篇论文,2015年由其亲属编辑岀版大型书画作品集。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虽体弱多病,但仍不辞劳苦,继续为培养艺术人才和繁荣地方文艺事业竭尽所能。1963年,赖少其率领北京、上海、江苏、安徽等画家莅潮采风写生,他们还专门会见王显诏先生,畅谈他昔年在上海的绘画艺术成就,推崇备至。

郑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