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详细
湮灭的湖边钓亭胜迹——钱松品笔下的昔日垂钓亭
2021-05-09 10:59:51 来源 : 潮州日报

垂钓亭 136✕68(中国画) 钱松嵒 1963年

  钱松嵒(1899—1985年),当代中国山水画家主要代表之一,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协主席。其绘画艺术,具有浓烈的民族风格和深情的韵味。无论在立意、构图、笔墨、色彩、题句都匠心独具,不落俗套。他的艺术精品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不准出境的书画名家。

  “山势依台曲折成,断桥深处耦波清,高人所寄皆萦回,胜地频年见废兴。春水苔矶枯柳卧,夕阳渔笛野烟横。羊裘亦是寻常事,浪有桐江身后名。”

  这首诗是昔年潮州西湖一景:“钓台秋色”的“垂钓亭”中,解元(即州县试第一名)谢宗鍹的题诗。垂钓亭于宋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进士唐伯元所建,又称“钓鱼台”。

  垂钓亭于今西湖湖心亭向南约数十步,靠石临水,亭的两头有小桥连着湖边。每当秋兴方浓的时刻,藏身这钓亭之中,观鱼垂钓,颇有情趣。

  垂钓亭过去数步,有块“仙迹石”。约十围大,一人多高,旁边望去,只是一块石头,攀上石顶,便可看见两个大脚印,作丁字步,每个大约一尺长。人称这是“仙人脚迹”。迹下石凹大如脚盆,盆中带有赤黄色的水渍,不管风吹雨淋,水渍长年不变。相传曾有仙人,站在这石上小便,那赤色水渍便是仙人尿水。人们便把这奇迹称为“仙人放尿”。石上刻有“仙踪”二字。为了这仙踪事有人题诗曰:“湖光山色最清幽,引动天仙此畅游,为爱名区添胜迹,一双脚迹石边留。”颇饶风趣。在这块大石旁边还有另一块比此略大的大石,两块大石相隔之间的地上有一小径,远看两块如“门”,而人在小径上向天空眺望,只见两大石之间只有一线天空如长剑,后人在一大石上刻上“剑门”两个大字。再往南的湖边有榕树、木棉等老树参天。

  如今,垂钓亭及“仙迹石”等周围幽深美景早已不复存在!它在20世纪70年代“文革时期”时连同西湖诸多胜景一起被毁。垂钓亭胜迹及“仙迹石”的有关传说只能长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这幅《垂钓亭》表现的是当年垂钓亭周围幽深秀美的景致。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家钱松嵒所作,画的左上题“垂钓亭”三字,旁有一行小字题跋:“我曾小游潮州西湖,爱此幽胜,写得小景垂钓亭以志鸿爪。钱松喦并识。”当年,画家用画笔把昔日这一幽深美景长留画幅中,让我们今天仍可一窥其胜迹。

  那是1963年,钱松嵒随当年安徽宣传部副部长赖少其率领的画家采风团莅潮采风,在潮州西湖、韩江等地写生,还到枫溪彩瓷厂采风。后来钱松嵒多幅表现潮州风光作品发表在报刊,有的还被编入他的山水画册,让世人也能一睹南国名城潮州的美景。

  郑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