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详细
为己之学与读书养心
2021-04-18 11:54:54 来源 : 潮州日报

  □ 赵松元

  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代学者为学的目的在修养自身,这主要指向两个维度:一是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一是道德修养的学习,心性修养的淬炼。他不管眼前的利益,而着眼于“内圣”亦即自身知识、学问、技能与心性修养的学习和提升。然后才“外王”。孔子认为,道德的修养都是由“内圣”而至于“外王”的。《礼记·大学》理清了这条思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最终,对社会的有所作为,要回归于自身内在的修养。所以,古之学者之学是将学问之道与宇宙人生之道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为己之学”,才能做到“怀抱芳馨”,养成大格局,大胸襟,最终成为有益于时代社会的优质人才。

  而“今之学者为人”,这“为人之学”现在学者之为学却是为了别人。到今天我们依然看得到:有的人学习不是为了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或是为了炫学,向别人夸耀自己学问渊博,以沽一时之名,或是带着狭隘的功利目的,实用目的,这样的“学”,背离了为学的真义。令人担忧的是,自20世纪以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与物质文化的高速发展,整个世界都在向物质倾斜,人类精神世界不断被“解构”,不断滑坡,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无所不在,社会风气日益浮躁,审美诉求越来越弱化,诗情画意也渐行渐远。这是全球性的精神危机。我们看到,正是由于缺乏人文精神的滋养,丧失了理想信仰,当下有不少人已丧失了起码的道德感和羞耻感,因而走入了邪路、歪路。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这一“精神困境”呢?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都应该面对与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我要特别说“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的深层原因。我希望同学们记住苏格拉底这句话:“人应该追求更美的生活,远过于生活本身”,这位先哲所说的更美的生活,应该是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富有与和谐。确实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 就是因为人是唯一能够创造精神生活的高级动物。所以我们读书做学问,不仅要学习知识、培养综合能力,更要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以实现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富有与和谐。

  韩山书院开设国学与岭东人文研修班,我认为能够带给同学们最大的好处就是既能丰富、拓展大家经典文化知识,又能以古圣先贤的崇高德性与生命智慧滋养大家的心灵世界。希望同学们既要能够在知识层面,学文、学艺,学习国学经典,学习古琴艺术,培植深厚良好的学问修养与艺术修养;又要能够好好“养心”——在心性修养上下功夫,滋养、壮大自己美好的灵魂,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在物质主义的围困中始终拥有一个精神的高地,始终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此即“此心安处是吾乡”之谓也。

  如何“养心”?

  其一是“仁爱心”。

  对于爱心的培养,传统文化中有什么思想资源呢?最大的思想资源就是儒家的仁学。所谓“仁者爱人”。“爱人”二字,意思是友爱他人,这是仁的最基本的含义。友爱他人、亲爱他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应该具备的道德情怀。唐代韩愈云:“博爱之谓仁”,宋代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意思是说,人们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是我的朋友,所以要爱一切的人们,爱一切的物类,张载把爱扩大到万物,成为泛爱主义。

  其二是“快乐心”。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特别的精神气韵,这就是乐观自信。从《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不忧不惧”,“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到屈原的“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到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到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等,一直贯穿着一种乐观向上的人文精神。我们读国学经典,就一定要善于吸取这种乐观自信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智慧。乐观自信,其实是人的情感智商的核心内容之一。一个情商高的人,必定是一个快乐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事人能够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发挥本身的能力和潜力。一个精神充实、生活充满快乐的人必然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科学证明,心理健康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家庭、社会、事业都密不可分。因此,乐观主义者的心理状态,是人生健康的四大指标之一。

  第三,是好学心。

  有无好学之心,这是决定一个人一生事业成败高低。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可见,好学是孔子从凡人成为圣人的关键。《论语·为政》载:“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此章是孔子在七十岁后对自己一生不同阶段生命成长与人格完善的生动 “言说”,其中融会着孔子历七十年人生旅程而体验到并总结出来的生命感悟,是在向弟子们传授“六艺”与仁道之外最直接地传递自己证悟到的人生真谛,是哲学的表述,也是诗的描绘,深蕴哲理而又诗意盎然。孔子的这一番“言说”,表明他最开始就是在“少也贱”的贫贱和平凡之中,树立了“志于学”的高远不凡的志向,正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然后以“好学”之秉性,坚毅乐观之精神,精益求精,不断淬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地,由“登东山而小鲁”,到“登泰山而小天下”,一个境界一个境界的跨越和提升,终于“优入圣域”,升华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境界。

  孔子由凡入圣的人生道路,足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人生感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好学是人之最需要养成的一种德性。希望同学们能深入挖掘自身学习的潜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使学习成为一生的热爱。尤其要从文化原典的学习中,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升华自己的思想人格,使自己变得更加有文化、有思想、有智慧。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学与思合,知与行合,建构一个超越性的精神空间,不断淬炼和完善自己的人格,把自己在心性修养提升到高迈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