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详细
信念,是一双不会失明的眼睛——读若泽·萨拉马戈长篇小说《失明症漫记》
2021-03-28 10:34:58 来源 : 潮州日报

  □ 施崇伟

  新冠病毒的全球暴发,引发了疫情类题材作品的热销。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赫然在书店的案头、喧嚣在朋友圈。

  若泽·萨拉马戈是葡萄牙语世界第一位诺奖得主,《失明症漫记》是他最有名的代表作,并入选诺贝尔学院“所有时代百部文学佳作”。

  小说描写城市中发生了一场传染性的眼疫,有人突然失明,白色的光亮代替眼前所有的景象。为防扩散,政府先是把首批失明症患者关进精神病院隔离。尔后,越来越多的接触者都变成了患者,直到全城都是失明症。现代文明的秩序土崩瓦解,人们都像动物一样生活。它不是绝症,却瞬间将人们的世界改变,个人生活和社会秩序都面临重建。人们经历一系列令人惊悚的事件后,出乎意料的转变发生了:复明突然到来,它来自黑暗——眼睛突然看到漆黑的夜。

  我阅读《失明症漫记》,就像一个夜行者在黑暗中摸索。幸好有一双没有失明的眼睛,它像照亮夜行者前路的一盏微光,引导着我在阅读的旅途中渐行渐悟。

  医生的妻子是唯一一个没有失明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失明蒙蔽心灵的人。正是因为她的存在,所有失明患者才能够生存下去,并且是有尊严、有秩序地生存下去。

  是的,她有一双看得见的眼睛。她看见了失明症患者身上的无助、丑恶和痛苦。她的这双眼睛,还让我们看见了道德、文明、秩序都的不堪一击。

  全国失明,唯有医生妻子那一双眼睛看得见,她是多么幸运啊!但,“看得见”带来的自由让她经受人性的另一种煎熬:她目睹着悲惨,却又无力改变悲哀的世界;她要掩饰自己她看得见的真相,否则她可能成为盲人的奴隶;她承担着更多的痛苦,所以她甚至希望自己看不见。医生妻子这黑暗里的一丝明亮,却不足以照亮整个盲人的世界。她只能支配自己当下的行为,而无法看到未来。

  她那有形的眼睛,有时圆睁,有时细眯;时而泛着柔情光泽,时而喷射子弹的怒火;时而如炬般亮堂,时而又困顿得软弱无力……这双眼睛,包含着一个人对他人的爱、包容和责任。在精神病院里,她尽心尽力地照顾盲人们的生活起居,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如果我们不能完全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那么至少应当尽一切努力不要像动物一样生活。”她不顾痛苦与危险,用剪刀杀死了破坏秩序和平衡的歹徒首领。冲出精神病院后,艰险带领着盲人们在城市里寻找衣物、食品,在坍塌的城市里沐浴新生。没有失明的医生妻子就是盲人们的一盏指路明灯,借由她的安慰与帮助,让失明者互相取暖,互相陪伴,看到了生的希望。

  医生妻子是理性和智慧的化身,她引领扶持着灾难中的盲人们,防止他们堕入兽的世界。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保持清醒,保持着自我审视的智慧。她的力量虽然微弱,却如光明照亮黑暗。白色眼疾是一场将人们抛到生存的极端困境的灾难。在直面死亡的时候,她能反思自我的存在。所以作品的描写不仅仅是人们苟且偷生与环境妥协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道德选择和理性重建的过程。这群人因为有了医生妻子的眼睛,他们才能继续生活和对重新复明的期待。这双眼睛,就是生活的信念。世界有了这双眼睛,才让人看到了信念的微光。他们,才能从死亡的边缘走出来,最终迎来了重见光明的正常生活。

  当然,萨拉马戈的隐喻里,人们重新看得见还不能说是真正的“光明重新降临人间”。失明症并不是看不见,而是眼前一片白;这些人其实一直就是在光明中,只是一直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他人与世界。让人们陷入麻痹和失明的不是邪恶的黑暗,而是理智的缺失。如果理智没有睁开眼睛,即便身处光明,也一样能让我们的生活彻底瘫痪。

  那么,让我们趁着“看得见”的时候,给自己预备一双不会失明的眼睛——那就是生活的信念!但愿当我们陷入黑暗,身边还有一双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