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详细
饶宗颐《供春壶考略》解读
2020-09-20 16:21:56 来源 : 潮州日报

何觉所藏刘鼐题词之供春壶画拓本


  余克光

  饶宗颐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他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高深,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硕果累累。学界曾有“北钱南饶”“南饶北季”之称,实乃国之异宝。国内外著名学者给予饶宗颐极高的评价。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英国牛津大学著名汉学家、红学家戴维·霍克思说:“西方汉学家若品读饶宗颐教授大作,势必如河伯见大海,为其浩瀚所震慑。”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池田温说:“二十世纪前半之代表汉学者可屈指王观堂,而后半者应当举饶选堂先生。”2006年12月14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庆祝饶宗颐九十华诞活动中,香港大公报记者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中华文化是什么样子?”许嘉璐回答说:“就是饶公这样!饶公是中华传统文化显现于二十世纪的最好典型。我可说:50年之后不会再出第二个饶宗颐!”隔年春,羊城晚报记者再问及此问题时,许嘉璐补充说:“我说五十年还说短了。”的确,饶宗颐在继承发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成绩卓著,独步天下,堪称典范。

  饶宗颐教授深研学术之外,雅好文艺,除书画古琴外,也热爱“壶艺茶道”,过去曾为不少名壶铭题。文玩以外,作为一代学者,他对茶壶文献曾作过一番研究,这的确让人大开眼界。说到“茶壶”,人们津津乐道者乃紫砂壶,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明·徐渭诗有句:“紫砂新罐买宜兴。”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约1506~1566),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而供春为何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紫砂壶呢?真正知之者不多。饶老的《供春壶考略》一文,要言不烦,整篇论文,犹如一部微型的紫砂文献百科。文末所附的参考资料,足供好事者登堂入室。骤眼看来,全文仿佛胪列古籍文献,然而细看之下,他将文献并列比对,各种文本之间的时代关系,制壶之发展传承,一目了然,让读者集中了解宜兴紫砂壶之传承与发展。饶教授研究紫砂壶史,时有发现,例如宜兴紫砂茶壶制作,一般记载肇始于吴颐山家童供春,供春虽有悟性,却为何就突然能造就壶艺佳品来呢?饶教授追源溯始,从《国朝献征录》得悉颐山之父吴隐为当地逸士,甚爱吃茶。供春制壶,多受主人一家氛围影响:“人但知颐山有童能制壶,而不知颐山之父好茶之甚,茶炉茶竈(灶),以贻友好,故供春之制壶,实出于吴隐君之薰陶。”饶宗颐教授博读古籍,触类旁通,故能时有发现。他参考清人周容《宜兴甆壶记》及陈贞慧《秋园杂佩》,通过文献梳理,肯定宜兴壶大盛,除供春外,还有董翰、赵良、袁锡及时朋四家,影响后来的砂壶制作。时朋之子时大彬,同为制壶高手,影响深远。至于大彬徒弟李仲芳,为万历制阳羡小壶之鼻祖李茂林之子,是故万历一朝,为宜兴壶之全盛期。

  至于紫砂之供春款壶,至今还有若干收藏,饶文说:“今传世有供春款之砂壶,多作树癭形。考宋吕公着有《癭木壶诗》,其由来已远。吴大征尝得供春树癭壶于南京,但已失盖,仿制十柄,分馈朋好。后供春壶为储南强所得,继落于梁鸿志之手,梁有诗记之。此壶后归王梅痴,今在香雪庄陈之初处。”

  说到《考略》一文,的确与陈之初有密切关系。饶宗颐初到新加坡时,经友人引荐,成为陈的好朋友,一有空就到他家做客。陈乃新加坡之大收藏家,精于鉴赏,藏有万历之供春及大彬砂壶数柄,饶公称其藏品为一时之冠,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与关注,他说“之初室名香雪庄,与扬州香雪居命名巧合。所藏壶及其他杂物共三十七事,兹为次其目,略记其巨细体制,并述供春壶原委,以当喤引”。可以说,陈之初的藏品,为饶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样品,因此,《考略》一文于1977年新加坡初稿,该与香雪庄所藏有关。

  饶教授既为画家,研究紫砂壶时也特别关注有否以壶入画之作。他曾得友人赠杨无恙供春壶扇面,另将友人何觉所藏刘鼐题词之供春壶画拓本照片,刊于文末,以供读者参考清赏。1988年,饶公又将《考略》一文检出,作了改订,文中言:“闽人嗜茶,向有‘工夫茶’之目。或谓乃‘君谟茶’之讹。余亦有茶癖,瀹茗之余,喜浏览壶书。”后来,饶教授更踵继前贤,既为紫壶茶抄茶罐铭绘,又以壶入画,如2009年的“吃茶去”条幅,梅花、砂壶互相衬托,梅花由沈觉初执笔,饶教授题字。九十多岁的老人,以“选堂铭壶”“紫砂乐”继续绘写紫砂壶书画,例如“枇杷茶壶”,“樱桃茶壶”等作,其中“茶熟香温且自看”条幅,与明代制壶大师陈用卿“茶熟香温有客至”一句遥相呼应。由此可见,饶教授对紫砂清玩,一如其学术研究,既有逸兴的艺术文玩创作,又有严谨精炼的学术论文,学艺既通融又互益。

  2013年,饶教授曾以“吃茶去”为题,于香港饶宗颐文化馆举行茶道艺术品展览,同时出版图录。 2017年,他复于国内颐荷文化中心举办“茶熟香温:饶宗颐教授铭绘茶道美术品展览”,从图录所见,百岁饶公仍钟情茶道书画,九十年代,他已绘壶赋咏扇页,日式和扇及条幅。千禧年的“菊花茶壶”扇页,以壶入画外,还书有《陈其年泊舟宜兴词》,跋文“陈其年满庭芳记泊舟宜兴,蜀山茶具,俱出于此。往年论香雪庄茶壶,曾为举出,今再录之” “往年论”即《供春壶考略》一文,可见茶壶之种种艺术,饶教授数十年仍念念不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