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微信好友
  • QQ好友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详细
雨中问禅
2020-06-07 10:22:18 来源 : 潮州日报

  □ 查晶芳

  雪小禅有篇文字,题为《山僧》,写的是一音禅师。其人出家前是京城颇有名望的书画家、篆刻家。小禅言其清瘦奇丽、格调拔俗,是一株真正的空谷幽兰。她笔下奇人异士常有,我原也只能欣羡兴叹,然此禅师就隐居于我们泾县查济的山中,不由顿生一近仙泽之念,却一再蹉跎,未能成行。

  五一假期,约了哥嫂,准备就在县内随便逛逛。可到底去哪呢?他们都没个主意。“就去查济吧!”最后我拍板了。

  上路没一会,车窗上便滴答有声。雨点叮叮咚咚,小奏鸣曲般清新悦耳。开窗,清气一股脑扑来。“五月,是鸟的月份,是蜜蜂的月份,是紫丁香的月份。”远眺,近视,无不神清心怡。到了查济问得大致方向,我们循山而上。

  山路蜿蜒,青峰翠嶂,浑然一巨幅丹青。有景如斯,却囿于车内,岂不暴殄天物?遂停车,撑伞步行。甫一下车,齐齐惊呼,真乃天然氧吧!触目所及,是雨洗后的青葱郁绿,只一瞥,双眸便被盈盈清气润透了。仍有雨丝风片,斜飞飘拂,却阻不了天清地明,空翠袭心。淡淡的草木香芬伴着蒙蒙雾气在空中缓缓流淌,深吸一口气,微涩而清甜,顿感脏腑空明,身心一轻。路边,鼠曲草开出了一朵朵小花,微亮的杏黄,像一盏盏小灯笼;而草丛中大片的野草莓“正如妖精的眼睛一般闪亮”。我们走走停停,见屋宇便近前探视一番,皆非所寻。已近中午,禅师居处仍不知所踪。

  有那么一会儿,雨住风歇。我们静立山道,看翠峰如簇,山尖云缠雾绕,渺若仙境;周遭鸟声淋漓,人迹不逢。往上走了好一段,方遇一人,一问才知走错了一个岔道。依言寻去,左拐右绕,终于见到了两扇敞开的木门。里面好大一处院落,只是相当隐秘,乃半山腹地之中,更兼茂林修竹掩映,实不易为外人发现。

  进门便见两座两层小楼。左边一座,底层三面敞开,厅中设有桌椅茶具,显然是待客之所。当面这座,顶覆黑瓦,外壁为灰褐色的木板,侧有檐篷伸出,颇有古意,也看得出有些年头了;最可人处是,门前水流涓涓,窗对翠竹千竿。小禅说她当年来访,原打算住绩溪的,可一进门便决计住在这山中野居了。我猜她住的很可能就是这屋子。

  院中主路是一条碎石子铺的甬道,两边翠竹夹路,地面落叶满布,颇有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之感。行数步,见一圆形拱门,门边四周的圆形线条全由砖块组就,朴拙而古雅;顶书:“应无住所”。门前,细竹摇曳,石狮蹲立,幽兰静候。正欲进门,一犬迎面来,左前腿悬着,一瘸一瘸地走着,看样子是受伤了。它与我对视片刻,一声不吭,继续缓步徐行,一派神闲气定的模样。不知是不是小禅当年看到的那只。

  拾级而上,见屋舍井然。右手边是一处平房,门上书“无上清凉”四字,字体瘦劲。透窗可见墙悬书画,皆淡雅幽静。左边,沿山建有四层楼房一座,房间皆精小,窗形别致,或方或圆,皆木格窗棂。窗前都摆着兰草。缓步下楼,方见遍地是兰。大多植于简陋的坛坛罐罐中,圆的、扁的、椭圆的形状各异。有一大束兰立于一四方形大盆中,盆上还书有一联: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花香淡淡,阒静无声,未见一人,我也心静如兰了。

  当年小禅曾好奇相问,何以如此爱兰。禅师答:“因为兰花就是我,我就是兰花。”那么,我见兰,岂非正如见了禅师?出院门,见圆形拱门的背面写着一段金刚经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回看禅舍,庭院深深,四周芭蕉冉冉,绿竹猗猗。深嗅,兰香清澈,缭绕不散。禅师此刻正于何舍精修?不得而知。今日必见不着了,又何妨?晋人王徽之雪夜梦醒,忽生访友之念,不顾路遥夜深,雇船前往,及至门前,却返而不见。“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岂必见耶?”此刻,我亦是乘兴而至,虽无缘得见禅师,但既访其院,已得一心幽凉,禅师其人也似见到了:瘦影临风,清奇入骨。算得兴尽而返了。

  下山后,遇一熟人。谈起来方知,他与禅师很熟,说下次有机会,他定带我们去拜访禅师。他告诉我们,禅师很亲和平易,常接待来客。不论各界名流,还是凡人俗士,他皆一视同仁。也常有人问禅师,会不会被来访者打扰清修。答曰:会客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即修行,两者本是一体的;面对当下,不起二念,一切便自在无碍。

  闻此言,心中倏然而动。禅师虽居于世外桃源,却并非与世隔绝。真正的“隐”不在环境,何处青山不道场?心静了,万物皆隐。禅师是出家人,却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因为真正的浪漫主义,并不只有热情狂放与个性张扬,而是于任何境况下,都不孤寂,不悲苦,随心无挂碍,或歌唱,或沉默,如这山间的清溪、鸣虫、草木、花果。

  禅师在山中,我在尘世里,各有自己的禅修,有缘终会相见。便是不见,也如清风明月,自在无碍,各自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