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美食 >> 食在潮州
人间至味是清欢
青翠朴枳粿,不可错过的春天味道
发布日期 : 2023-04-07 09:02:53 文章来源 : 潮州日报

48211680828711669.jpg

  清明节时,对潮州人而言,朴枳粿是少不了的美食。在这个万物复苏,花草生长的时节,擅长根据时令制作饮食的潮人,喜欢采摘朴树的嫩叶,捣汁和入米粉,制成别具风味的朴枳粿,展现着“物尽其用”的智慧。

  吃朴枳粿是潮人清明节的一个习俗,这朴枳粿不仅是祭祀祖先、表达思念的食物,更是百姓餐桌上、手里的春日至味美食。即使有些人家里不做朴枳粿,也会到街上买一些来品尝一番。

  蒸熟的朴枳粿,色泽青翠,有一股诱人的朴枳树叶浓香,很是惹人喜爱,咬上一口,口感松软,芳香甘甜,柔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潮州本地人,无论男女老少,对之喜爱有加;外地游客,品尝之后也是赞不绝口。

  时节做时粿 时粿传乡情

  “最是寒食清明节,淡烟疏雨落花天。”如果你在临近清明的时节来到潮州,也许在小巷深处的“门楼亭”,可见家庭主妇在淘洗一束束青叶,就近置放陶钵竹筛等器具,忙着准备制作应节食品;信步走近街边的粿品摊档,则可看见:在显眼的货架桌面上,摆放着一个个碧绿苍翠、桃型模样的粿,这就是朴枳粿,一种古风犹存、香留齿颊的潮州食物。

  潮州有句俗话,叫“时节做时粿”,指的是潮人顺应自然规律,按不同时令与节气,利用时令植物来制作粿品,这也是潮人的一种乡愁与记忆。潮州人喜欢在清明节这天,用朴枳粿来祭拜祖先。据说用朴枳粿祭祖,是由寒食节的食俗演变而来的。寒食节是春秋名臣介子推的死难日,民间为了纪念他,这一日禁烟火、吃冷食,吃朴枳粿也是其中之一。

  关于朴枳粿的由来,还流传着一段辛酸的故事。据史料记载,朴枳粿是潮汕先民为躲避元兵入侵借以充饥的食物。因此,潮汕人最初吃朴枳粿,有纪念祖先、缅怀先人的特殊寓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朴枳粿早已不再是充饥的食物,而成了百姓生活中养生、解馋、亲近绿色食物的应节美食。

  清明食叶 只此青绿

  潮州民间有“清明食叶,端午吃药”的习俗,就体现在小小的朴枳粿上面。朴枳粿和潮汕民间的酵粿属于同一类型的粿类,所不同的只是在粳米粉中加入朴枳树叶,粿色青翠,颇有一番山野田园风味。

  制作朴枳粿的主要配料是朴枳树叶。朴枳树,一名朴只,是南方一种榆科属的乔木,夏初开花,花小,多植于庭园和村落旁作为风景树及优良的路树,产于潮汕各地。据《中国药植图鉴》称,朴枳树叶,性辛,凉,入肝经,有消食、去积、和胃、清热解毒的功效。《诗经·大雅·棫朴》中“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所说的棫朴,就是朴树。朴树是落叶乔木,春天气温回升,才开始发新芽。清明前新叶刚刚长出,纤维比较细嫩,只有这时的朴树嫩叶可以制粿,过了这段时间,树叶就老了。

  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较多,阴湿的环境容易使食物变质,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而朴枳叶恰好有消痰下气、排解积热,去除疾病的功效,在这个季节吃朴枳粿是合适不过了。这表明潮人深得养生之道,传承“树叶”入膳的中国饮食传统和灵活变通的特质。

  火候得宜 粿面会“笑”

  想尝这一口地道的朴枳粿也不容易。做朴枳粿时,要采摘最新鲜的朴枳树嫩芽,味道更甘甜,春分、清明的朴枳最当时,一年中,其他季节再也没有了,叶子老了也不适合做了,所以全年只有这个时候能吃上最清新的朴枳粿。米也要选用本地新早米,再加上米、叶和水搭配的精准比例,才能确保每个成品的完美。

  将朴枳树叶捣汁,和以白糖,掺入灿米浆中搅匀,待将面粉糅成软糯的混合物后,便用勺子舀进桃粿印或梅花粿印,放入蒸笼蒸制,大约15分钟后,碧绿如玉的朴枳粿就出炉了。

  蒸熟的朴枳粿色泽青翠,散发着浓浓的朴树叶香,入口松软甘甜。在大火蒸制的过程中,米浆上层先熟,表面形成有弹性的膜。随着温度渐渐传递到中间,受热膨胀爆开,形成表面开裂的效果。乐观的潮州人称之为“笑笑”,如意之兆头也。只有发面到位,火候得宜,粿才会“笑”,口感才蓬松柔软。“会笑的朴子粿”,是节日的祝福,也是美味的象征。

  余绪袅袅 新品迭出

  潮州的朴枳粿,是在活用“青团”做法的基础上加以变通,采用的是潮州当地的朴枳树叶为原料,自然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近年因朴枳树叶较难采摘到,加之朴枳树的生长速度较快,过了清明节之后,许多嫩叶在还没来得及采摘就已经角质化了,变得粗硬起来。但这难不倒聪明的商家及主妇,他们结合潮州民间有春天食叶的传统饮食习惯,选用稚嫩的桑叶、菊花叶、艾草等绿色植物叶子的汁来代替做粿,称之为桑叶粿,菊花叶粿和艾叶粿,其外观色泽依然碧绿,但论起口感,虽然少了朴枳叶那股特殊的药香味,却别具一份桑叶、菊花叶或艾草那淡淡的甘香味,也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绿叶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潮州的食俗,与华夏各地是相通的。食有文化,食亦有道。小小的一款朴枳粿,竟然包涵了中华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指纹”,确是饶有趣味的事情。

  □ 本报记者 陈荣浩

以上资料仅为潮州日报社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承办单位:潮州日报社新媒体部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
潮州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68-2289965 举报邮箱:gdczsjb@126.com
电话:86-768-2289965 传真:86-768-2289965 地址:潮州市枫春路潮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2004-2013 © 潮州日报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及使用1024*768分辩率以求最佳浏览效果
粤ICP备13030909-1号 公安网站备案号:4451013011048